吕红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101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机制分析被引量:31
- 2018年
-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菌谱,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2016年某医院收治的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胆汁或胆囊组织的细菌培养及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及CRE菌株耐药基因型。结果胆道感染的细菌是革兰阴性菌73.6%(276/375)、革兰阳性菌25.1%(94/375)及念珠菌1.3%(5/375),其中混合感染病例13.3%(52/391),感染前3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36.00%, 135/375)、肺炎克雷伯菌(14.93%, 56/375)及屎肠球菌(6.67%, 25/375);产ESBLs检出率52.36%(111/212),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8.93%(5/56);产ESBLs菌株主要携带的耐药基因为blaCTX-M 100%, blaCTX-M+TEM 41.44%,blaCTX-M+SHV 30.63%;CRKP株的耐药基因均为blaKPC-2型;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ESBLs菌株(P<0.01);屎肠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1),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而有4.2%的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胆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肠道菌群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性差异较大,产ESBLs菌株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了解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徐红云陈弟袁文丽张唤刘春林吕红玲龙湖波马众仙赵珠
- 关键词:胆道感染病原菌谱耐药率耐药机制
- 2015-2018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趋势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PA,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4年共检出PA 2251株,每年PA占所有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比率分别为15.46%、13.72%、14.14%和12.89%。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标本(76.50%),科室分布主要为ICU、呼吸科和康复科。药敏试验表明,PA对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3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在21.6%~4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3%~32.5%,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30%,对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耐药率均<2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14%,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47.1%,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碳青霉烯敏感菌株。结论 PA是该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但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予以高度关注,我院应积极防控院内感染,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避免耐药菌在院内流行。
- 吕红玲邓德耀袁文丽徐红云徐佳丽陈弟刘春林马众仙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2009—2013年肠球菌属临床感染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了解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55株临床分离的肠球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K-B纸片法筛检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5软件。结果共检出465株屎肠球菌和347株粪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引流液和伤口分泌物。屎肠球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其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71.4%,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这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7.2%);粪肠球菌对四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分别为76.4%和72.6%)明显高于屎肠球菌对这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9.4%和5.6%);两种细菌对红霉素均显示较高的耐药率(≥76.9%),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均≤2.2%)。812株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中共筛检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537株,占66.1%(537/812)。结论肠球菌属感染以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已检出多株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大部分肠球菌为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株;临床治疗应根据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
- 刘春林徐红云张志鹏李红李宜铮陈弟吕红玲邓德耀
- 关键词: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4974株尿培养病原菌谱与耐药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了解某院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云南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患者中段尿培养阳性结果,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97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892株(78.2%),革兰阳性菌1082株(21.8%)。尿培养病原菌占比前5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男性患者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尿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男性(P<0.05)。≥65岁患者尿培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以及屎肠球菌对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均高于>14~<65岁患者尿培养的菌株(P<0.05)。>14~<65岁患者尿培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除头孢他啶以外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以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均高于≥65岁患者尿培养的菌株(P<0.05)。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曲南、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4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呈升高趋势(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升高趋势(P<0.05),尤其在2019年耐药率均较高(≥70.00%);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平稳(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病原菌谱和耐药性存在差异,尿培养病原菌中耐药率较高的大肠埃希菌、肺
- 吕红玲杜艳邓德耀袁文丽刘春林徐红云
- 关键词:尿培养耐药性抗菌药物
- 8 709份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报警时间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与报警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血培养标本8709份,分析其阳性检出时间、分离细菌的种类及阳性率。结果898份血标本阳性,阳性率为10.3%,其中革兰阴性菌58.5%,革兰阳性球菌占34.7%,真菌5.5%,其他细菌1.3%。最快阳性检出时间为2 h(肠杆菌科细菌),24 h内检出的阳性率为42.8%,48 h内检出的阳性率为92.1%,72 h内检出的阳性率为98.0%。结论不同的病原菌所引起的血标本阳性报警时间有差异,应用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时进行需氧瓶及厌氧瓶的培养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缩短阳性检出时间。
- 徐红云赵艳娟刘春林李宜铮李红杨宝瑞吕红玲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
- 尖端赛多孢子菌致角膜真菌感染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男,48岁。左眼异物进入10余天疼痛、流泪、畏光,伴同侧眼眶痛,于当地医院就诊,冲洗左眼,用“左氧氟沙星”滴眼,视力下降6天到我院就诊,于2014年4月28日住院治疗。
- 徐红云陈弟蒋云海刘春林刘海李宜铮杨宝瑞吕红玲李红
- 关键词:尖端赛多孢子菌角膜真菌感染医院就诊视力下降住院治疗眼异物
- 感染性糖尿病足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分离自溃疡分泌物样本的细菌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67份样本中有216份分离出病原菌(292株),阳性检出率为80.9%(216/267)。292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60株(54.8%)、革兰阳性球菌128株(43.8%)、真菌4株(1.4%)。有46例(17.2%)患者存在混合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氨曲南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及利福平较为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32.7%(17/52),大肠埃希菌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4.4%(16/36)和43.5%(10/23)。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革兰阴性杆菌较革兰阳性球菌常见,存在一定比例的多重耐药菌。应重视对糖尿病足感染者进行病原菌检测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早期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关键。
- 刘春林徐波陈弟张莉王飞英徐红云刘畅吕红玲
- 关键词:糖尿病足病原菌耐药性
- 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该院临床常见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5-2019年该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5年内共分离到27663株非重复致病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931株(75.66%),革兰阳性菌6732株(24.34%)。菌株主要来源于痰、创口分泌物/组织、血液和尿液等临床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的前3位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碳青霉烯酶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2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P<0.0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对3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P<0.01)。结论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较大,应加强细菌耐药性及产酶菌株的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 吕红玲刘春林邓德耀徐红云
- 关键词:病原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