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燕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动物抗性生物学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多不饱和脂肪...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载脂蛋白E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肪
  • 2篇饱和脂肪酸
  • 2篇不饱和脂肪
  • 2篇不饱和脂肪酸
  • 1篇代谢
  • 1篇调控分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源性
  • 1篇载脂蛋白B1...
  • 1篇脂代谢
  • 1篇脂蛋白代谢
  • 1篇脂质
  • 1篇脂质成分

机构

  • 4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晾
  • 4篇张燕燕
  • 2篇潘杰
  • 1篇任国诚
  • 1篇耿越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药品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载脂蛋白E缺失小鼠含载脂蛋白B100脂蛋白代谢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探讨不同多不饱和脂肪酸饮食对载脂蛋白E(apoE)缺失小鼠含apoB100脂蛋白代谢的影响.2月龄雄性载脂蛋白E缺失小鼠添加2%紫苏籽油或红花油饮食干预6周,检测其血脂和血清apoB100水平;测定肝脏组织中HMG-Co A还原酶活性;使用实时定量PCR分析肝组织中含apoB100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PPARα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中脂质积累.结果显示,紫苏籽油饮食干预可降低血清LDL-C和apoB100水平,降低肝组织中HMG-Co A还原酶活性以及apoB100、FAS、HMG-Co AR、ACAT2、LRP、LDLR和SREBP-1c基因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转录因子PPAR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肝脏中脂质沉积.而红花油饮食干预后升高了小鼠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肝脏apoB100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PARα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促进肝脏中脂质积累.结果提示在饮食中添加紫苏籽油可有效降低含apoB100脂蛋白的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脂肪肝等疾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正常人群以及家族性Ⅲ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的日常膳食提供理论依据.
张晾张燕燕叶玲敏潘杰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APOB100脂代谢
不同n-6/n-3PUFA比率对载脂蛋白E缺失小鼠脂质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饮食对载脂蛋白E缺失(apolipoprotein E deficient,apo E-/-)小鼠血脂水平及脂质成分的影响,以冀为高脂血症患者的日常膳食提供参考。方法 8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5组(n=12),在基础鼠粮基础上添加紫苏籽油和红花油,使n-6/n-3 PUFA比率为:组1 1.28,组2 5.03,组3 9.98,组4 68.26,总脂肪量5%,对照组饮食基础鼠粮,干预6周后检测血清脂质水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组4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4种饮食干预均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水平,其中组3饮食降低程度最大;组4与组1相比,血清和肝脏组织中n-6脂肪酸分别增加了28%和48%,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分别增加了118%和122%,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分别增加了19%和29%;总n-3 PUFA分别降低了39%和44%,二十碳五烯酸(EPA)分别降低了63%和65%。结论随着饮食中n-6/n-3 PUFA比率的增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n-6 PUFA含量增加,n-3 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比率9.98饮食可最大程度降低血清LDL-C水平,可作为高脂血症患者的日常膳食参考。
张燕燕张晾耿越潘杰
关键词:多不饱和脂肪酸小鼠
慢病毒载体感染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效率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讨慢病毒载体感染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株效率的最佳条件,培养人主动脉VSMCs,携带UbiEGFP-MCS-IRES-Puromycin报告基因表达元件慢病毒载体按0、1、10、50和100等不同病毒感染复数(MOI)或完全培养液、完全培养液加polybrene、感染增强液、感染增强液加polybrene等不同感染试剂进行细胞感染,48 h后荧光显微拍照,分析感染效率;MTT法测定不同MOI慢病毒载体感染48 h后细胞活性;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后第2代和第10代细胞中荧光强度。结果显示,随MOI的增加,感染效率逐渐增加,细胞活力逐渐降低,MOI为100时,对VSMCs株具有接近90%的感染效率,添加polybrene后感染效率显著升高,完全培养液与感染增强液间无显著性差异。第10代细胞与第2代细胞相比荧光信号无差异。
张燕燕李亭伟王莎莎张晾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血管平滑肌细胞
环状RNA:潜在的新型miRNA活性调控分子被引量:7
2015年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近年来RNA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它是一类由特殊的选择性剪切产生且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的环形内源性RNA分子.研究发现,circRNA富含microRNA(miRNA)结合位点,可以发挥竞争性内源RNA作用,作为miRNA"海绵"来解除对其靶基因的抑制效应.近年来,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调控分子调控miRNA功能的发挥,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circRNA的产生机制,及其调控miRNA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方法等.
张燕燕任国诚张晾
关键词:微RN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