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远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基因型与年龄分布的情况
- 2015年
-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亚型的年龄分布。方法采用基因扩增及反向点导流杂交技术对8387例标本HPV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8387例标本共检出20种亚型(35型未检出),总感染率为13.85%(1162/8387),高危型检出率为12.56%(1053/8387),低危型检出率为1.30%(109/8387)。检出率较高者分别为:低危型6型5.82%,高危型16型4.30%、58型2.22%、52型2.49%、18型0.98%、53型0.95%。其中,46~55岁的16型发病率达10.63%,〉55岁的16型发病率为9.06%。结论 HPV感染与年龄相关,可了解梅州地区宫颈癌的感染特征,为相关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支持。
- 郑志远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导流杂交
- 梅州地区客家人群HB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核苷(酸)类似物耐药位点、感染患者病情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客家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感染患者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及病情。方法梅州地区客家慢性HBV感染患者525例,采用磁珠法提取HBV核酸后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核酸扩增;采用HBV分型检测芯片进行HBV基因分型检测;采用HBV耐药突变位点检测芯片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耐药突变位点检测。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并统计HBV不同基因型慢性感染者肝硬化、肝癌病例数。结果525例梅州地区客家慢性HBV感染患者中,HBV B基因型463例(88.19%),HBV C基因型59例(11.24%),HBV B+C基因型、HBV B+D基因型和HBV D基因型各1例,各占0.19%。525例HBV慢性感染者中,位点突变475例(90.48%),其中HBV B基因型421例、HBV C基因型54例;437例对拉米夫定耐药,18例对阿德福韦酯耐药,20例为多重耐药。对拉米夫定耐药的437例HBV慢性感染者中,以B基因型HBV耐药位点rt180M+rt204V最常见,耐药患者所占比例为72.89%。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18例患者中,以B基因型HBV耐药位点rt236T最常见,耐药患者所占比例为45.45%。HBV B、C基因型慢性感染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比较,P<0.05。HBV C基因型慢性感染者肝硬化、肝癌比例(分别为57.63%和28.81%)高于B基因型(分别为25.92%和14.47%)(P均<0.05)。结论梅州地区客家人群HBV基因型有B、C、B+C、B+D、D型,以B基因型为主。HBV B基因型慢性感染者拉米夫定耐药位点以rt180M+rt204V最为多见,阿德福韦酯耐药位点以rt236T最为多见。HBV B基因型慢性感染患者病情轻于C基因型。
- 郑志远吴和明李仲坚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 乙型肝炎基因分型同耐药位点突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耐药位点突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及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方法以35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耐药位点及基因分型。收集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性别、年龄、核苷(酸)类似物用药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标本均成功扩增阳性条带。HBV基因型以B型(267例)为主,其次为C型(81例)、D型(10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的311患者中完全野生型269例,未用药的47例患者均未见耐药突变。耐药位点突变以204及180/204位点突变为主。耐药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HBV DNA载量、病毒基因型、ALT水平及HBeAg无明显相关性(P>0.05);用药时间越长,耐药突变率越大(P<0.05);180位点突变与204位点突变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可有效检测HBV基因型及突变位点,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 郑志远
- 关键词: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