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海燕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滨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土文学翻译研究可视化分析(1993-2021年)被引量:1
- 2022年
- 以1993-2021年中国知网乡土文学翻译研究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对近30年国内乡土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核心作者、作者合作情况、研究热点以及高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国内乡土文学翻译研究发展进程和现状。研究发现,国内发文量整体上呈波动式增长趋势。根据增速不同,可划分萌芽期(1993-2011年)和发展期(2012-2021年);研究者以两人“小组”合作为主,多人科研团队已形成,以单核心、同机构合作模式为主,缺乏跨机构跨地区合作;研究热点聚焦于葛浩文译者研究、翻译策略和方法、方言翻译和乡土文化语际交际4个方面。未来研究可从加强研究团队跨机构合作、拓展汉学家研究面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 丛海燕邓俊叶
- 关键词: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翻译专业的模块化演讲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分析演讲和口译的相通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译专业的模块化演讲教学模式,并根据演讲者和口译员所共需的素质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表达模块、知识模块、策略模块和心理模块,同时兼具"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方法多样化两大特点。通过分析说明,该模式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学生心理素质的增强起到推动作用,并进而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 丛海燕
- 关键词:翻译专业演讲教学模块化教学模式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是“中国文化走进西方大众读者”的一个成功翻译案例。该文通过生态翻译学视角剖析《于丹〈论语〉心得》英译本的翻译生态、翻译群落以及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的“三维”转换方法,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动适应、选择和多样化翻译方法运用是促成译本成功的关键因素。此外,生态翻译学亦可指导翻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责任感、翻译整体观和分析决策能力。
- 丛海燕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于丹〈论语〉心得》英译
- 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 2022年
- 生态美育成为教育领域研究新视角。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学习英语缺乏动机、生态审美教育被严重忽视等,导致学生不重视与美育相关的人文素养课程,只注重学习专业课及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优化与改革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POA教学理论,构建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模式并实施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生态美育视域下学前教育英语教学不仅对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成绩、生态审美观念、生态文明素养以及其对生态美育的认知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并且对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邓俊叶丛海燕
- 关键词:生态美育学前教育教学效果
- 模拟会议训练对本科阶段口译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口译工作具有现场性的特点,但单一传统口译教学方法和氛围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口译工作的真实感,而模拟会议能够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工作场景。笔者开展的模拟会议训练对本科阶段口译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模拟会议对学生口译水平提高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并指出,模拟会议与传统教学法有不同之处,并提出在今后口译教学中多加应用的建议。
- 丛海燕
- 关键词:口译学习实证研究
-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红星照耀中国》研究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1979—2021年间发表的《红星照耀中国》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可视化分析,探究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作者合作、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以及前沿。研究发现:国内发文量总体呈递增趋势,先后经历了初始、缓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以往研究主要涉及该书出版传播和影响、阅读教学、埃德加·斯诺、红军长征、汉译本翻译研究六方面;核心作者研究方向分散,影响力相对有限;作者间缺乏合作,仅存的少量合作以跨机构、短期合作为主;“整本书阅读”已成为研究前沿。基于归纳分析,建议未来应加强作者合作和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拓宽研究视角,更新研究方法。
- 丛海燕
- 关键词:《红星照耀中国》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 接受美学视角下西方文化悬疑小说汉译研究——以《失落的秘符》汉译本为例
- 2015年
-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的主张,为西方文化悬疑小说的汉译带来了启示。《失落的秘符》汉译本翻译策略的分析揭示,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水平、审美情趣和习惯性经验,以便最大程度地满足其期待视野。异化与加注并用可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归化策略的运用可满足其定向期待,从而提升译文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
- 丛海燕
- 关键词:接受美学
-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策略被引量:5
- 2022年
- “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思政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启发性。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搭建、评价体制完善四方面探讨了融入“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措施,结合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以期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国际传播能力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大学英语思政育人成效。
- 薛丽平丛海燕徐丽丽
- 关键词:大学英语育人策略
- 国内中国典籍翻译研究(1981—2020年)——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以1981—2020年中国知网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以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为研究手段,对近四十年国内中国典籍翻译领域的发文量、核心作者、作者合作情况、研究热点以及前沿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今后国内中国典籍翻译研究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该领域国内发文量经“三段式”增长后进入稳定期;高产作家队伍及较稳定的高影响力作者群已经形成,但彼此间缺少长期稳定的合作和核心科研团队;新旧研究热点不断更替,研究趋向多样化;国家重大文化战略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今后应关注核心团队建设以及汉学家、中外合作翻译成果、翻译技术和语料库等方面的研究。
- 丛海燕薛丽平
- 关键词:CITESPACE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 “生态给养”视域下大学英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
- 2024年
-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任之一,而大学英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生态给养”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必要性,构建大学英语民族文化“生态给养”资源库和多元评价机制并落地于教学实践。实践发现,“生态给养”视域下大学英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培养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拓宽民族文化视野,提高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文化传承意识。
- 邓俊叶丛海燕
- 关键词: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