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焱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观察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自2010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求治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患者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晶状体悬韧带的异常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悬韧带的延长以及断裂,其中晶状体悬韧带断裂138例,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延长70例。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明确眼前段结构的异常。
- 曾焱
-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晶状体悬韧带
- 高龄缺血性眼病患者高频彩超下球后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龄缺血性眼病(IOP)患者高频彩超下球后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眼科住院治疗的42例IO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42例非IO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眼与对照组同侧健眼血流参数,比较研究组患眼与健眼血流参数,分析研究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SPCA)血流频谱变化。结果研究组患眼臂视网膜循环时间(A-RCT)长于健眼与对照组,OA、CRA及PCA的最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均慢于健眼与对照组,阻力指数(RI)均高于健眼与对照组,且研究组健眼A-RCT长于对照组,OA、CRA及SPCA的PSV、EDV均慢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眼OA未检测到血流频谱的比例为0.00%,血流频谱中第一峰值变钝占比80.95%,单峰血流频谱占比23.81%;CRA未检测到血流图谱占比9.52%,血流频谱中第一峰值变钝占比76.19%,单峰血流频谱占比19.05%;SPCA未检测到血流频谱占比2.38%,血流频谱中第一峰值变钝占比71.43%,单峰血流频谱占比21.43%。结论高频彩超能灵敏地检测高龄IOP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流频谱,其主要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患者各眼部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血管阻力增加,且各眼部动脉的血流频谱的信号和峰值也发生变化,患者患眼病变多以第一峰值变钝为主,少数患者可出现单峰变化,对于IOP的诊断和鉴别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李蕊邓晓丹曾焱
- 关键词:缺血性眼病高龄高频彩超球后血流动力学
- 一种B超探头塑料隔离方膜存放用消毒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B超探头塑料隔离方膜存放用消毒装置,包括箱体组件,所述箱体组件包括有主箱体,且主箱体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主箱体的正面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挤出组件,且挤出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
- 曾焱
- 文献传递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眼部良恶性肿瘤临床价值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眼部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眼部肿瘤患者100例,实施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临床价值判断。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示: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58例;眼眶内病变62例,眼球内病变38例。针对眼部良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9.31%,准确度为81.00%;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42例恶性肿瘤中,边界模糊22例,清晰20例;有钙化灶9例,无钙化灶33例;形态规整10例,不规整32例;血流信号3级20例,2级8例,1级12例,0级2例;内部回声均匀6例,不均匀36例。58例良性肿瘤中,边界模糊16例,清晰42例;有钙化灶1例,无钙化灶57例;形态规整38例,不规整20例;血流信号3级1例,2级2例,1级3例,0级52例;内部回声均匀38例,不均匀20例。相较于良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Ⅱ~Ⅲ级血流检出率更高,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眼部肿瘤,可为化疗方案的制订和手术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佳。
- 曾焱
- 关键词:眼部肿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 超声生物显微镜下前房结构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下前房结构参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确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检查结果分为PACG组(n=30)和无PACG组(n=50),使用天津迈达MD-300LUBM检查两组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500(AOD_(500))、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小梁虹膜夹角(TIA)、虹膜厚度(IT)、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测两组眼压(IOP),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检查两组BCVA水平。结果PACG组ACD浅于无PACG组,AOD_(500)、TCPD、TIA、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均小于无PACG组,IT(IT1、IT2、IT3)薄于无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G组IOP明显高于无PACG组,BCVA明显低于无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D、AOD_(500)、TCPD、TIA、IT、IZD、虹膜晶状体夹角、巩膜睫状体夹角与BCVA呈正相关(r>0,P<0.05)。结论UBM下前房结构参数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BCVA呈正相关,临床可根据前房结构参数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
- 李蕊曾焱邓晓丹
-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白内障最佳矫正视力
- 眼B超诊断视网膜裂孔的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B超观察视网膜裂孔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自2014年3月~2014年5月,我院177例疑似视网膜裂空患者行B超检查. 结果:177例患者中经B超诊断为视网膜裂孔后经三面镜检查确诊124例,B超诊断符合率70.06%. 124例患者中干性马蹄形裂孔73例,马蹄形裂孔伴有视网膜脱离45例,巨大裂孔6例. 发生于颞上方88例,鼻侧10例,颞下方26例.结论:B超诊断视网膜裂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曾焱
- 关键词:视网膜裂孔B超
-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患侧眼检测探头的直视固视灯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患侧眼检测探头的直视固视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的内部设置有插杆,且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灯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控制箱的右侧设置有信号传输线,所...
- 曾焱
- 文献传递
-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致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临床表现为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25眼)(晶状体不全脱位15例,晶状体悬韧带松弛10例)。根据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程度和范围,分别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前房角分离+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A组)、囊袋拉钩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前房角分离+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B组)、囊袋拉钩辅助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前部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缝合固定术(C组)。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以及前房角开放程度、手术并发症等。结果A、B、C组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分别为2. 10±0. 70、2. 65±0. 40和2. 40±0. 80,术后分别为0. 24±0. 13、0. 36±0. 13和0. 59±0. 29,各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50. 18±7. 58)、(51. 75±4. 79)和(48. 25±1. 26) mm Hg,术后降低至(12. 82±1. 85)、(16. 50±1. 29)和(13. 25±1. 70) mm Hg,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 01);术前平均CACD分别为(1. 20±0. 14)、(1. 19±0. 05)和(1. 15±0. 07) mm,术后加深至(3. 29±0. 24)、(3. 43±0. 24)和(3. 64±0. 06)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 01)。术前平均AOD500分别为(0. 020±0. 007)、(0. 024±0. 007)和(0. 025±0. 005)mm,术后增大至(0. 531±0. 055)、(0. 569±0. 032)和(0. 594±0. 009) 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 01)。术后A组中3眼3个月随访时出现后发性白内障,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B、C组各l眼随访3个月时发现IOL轻度偏位。结论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导致的急性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极其相似,双眼前房深度不对
- 徐科刘驰曾焱倪锦萍马继伟
- 关键词:悬韧带晶状体青光眼闭角型继发性前房深度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内压为(41.7±14.2)mm Hg,对照组为(13.2±4.1)mm Hg,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CD为(1.54±0.24)mm,对照组为(1.79±0.24)mm,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的AOD、TCPD、ICPD均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是早期诊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工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曾焱
-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 一种眼科超声探头用塑料隔离方膜快速粘贴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眼科超声探头用塑料隔离方膜快速粘贴辅助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侧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且第一螺杆的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夹杆,所述夹杆远离第一螺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胶合有...
- 曾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