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虎 作品数:53 被引量:16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与膳食风险研究进展 2024年 农药残留及其风险问题备受公众关注。本文从农药残留定义、膳食暴露评估、检测技术和标准体系建设等角度综述了我国农药残留和膳食风险的基本现状。通过对主要粮食作物、果蔬、加工产品和香辛料中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得出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及膳食风险较低,但果蔬中仍存在少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的结论。针对我国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风险评估技术和扩大监测范围等相关建议。 贾蕙榕 张斌斌 潘兴鲁 吴小虎 徐军 董丰收 郑永权关键词:农药残留 农产品 最大残留限量 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模式下农药残留测定田间采样方法研究 2023年 为明确适用于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模式下农药残留试验的田间采样方法,本研究探究了最佳施药条件下Z字形法、棋盘法、对角线法及米字形法4种采样方法及不同采样点数下的雾滴密度分布情况,并对由采样方法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T30型植保无人飞机的最佳作业参数为:飞行速度3 m/s,飞行高度为距作物冠层2 m,作业间距为5 m;植保无人飞机喷雾作业区域外围的喷雾沉积量对区域平均喷雾沉积量变动影响较大,因而其残留样品采集时应尽量避免从施药作业区域外围采集;为了增加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模式下田间样品采集的均匀性和代表性,建议采样点数应设置在18个点及以上,并可选用对角线法、棋盘法或Z字形法采样。 马飞翔 董丰收 刘晓慧 吴小虎 潘兴鲁 郑永权 闫晓静 徐军关键词:采样方法 不确定度 香辛料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现状 被引量:8 2019年 香辛料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特殊农产品,为保证食品安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加强了对香辛料中农药残留的研究和管理,并建立了一系列限量(MRLs)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保证了香辛料的产品质量及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相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文章对目前主要国际组织及重要香辛料贸易国家在制定香辛料中农药MRL标准时所遵循的原则、作物分类方式以及具体的MRL标准进行了比较,讨论了中国完善香辛料中农药MRL标准的必要性,旨在促进统一的全球性MRL标准的制定,以保证香辛料中农药残留摄入风险可控及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朱钰晓 徐军 李贤宾 董丰收 刘新刚 吴小虎 郑永权关键词:香辛料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食品安全 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被引量:8 2017年 为评价杀菌剂戊唑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戊唑醇原药和其6种不同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戊唑醇原药对斑马鱼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97.4%戊唑醇原药、25%戊唑醇水乳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 g·L-1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50 g·L-1戊唑醇乳油、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LC50分别为8.73、3.35、6.44、9.68、4.60、0.892和6.81 mg·L-1;选择97.4%戊唑醇原药进行斑马鱼生物富集试验,在9.00×10-2和0.900 mg·L-12个处理浓度下连续暴露8 d,相应的富集系数(BCF8 d)分别为27.7和25.4。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毒性划分标准,除250 g·L-1戊唑醇乳油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属于高毒,其他剂型均为中毒,且戊唑醇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该研究为戊唑醇田间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吴迟 刘新刚 何明远 董丰收 徐军 吴小虎 郑永权关键词:戊唑醇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 农药残留分析实时分析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8年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mass spectrometry,AMS)技术由于实时、原位分析、不需要复杂样品处理过程等特点,已经成为质谱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时直接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DART)作为一种典型的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自2005年报道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不同样品的分析过程中。本文主要从DART发展历程、构造及原理以及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潘兴鲁 董丰收 吴小虎 刘新刚 徐军 郑永权关键词:质谱 农药残留 5种除草剂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5年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土壤中添加5种除草剂(氟磺胺草醚、甲咪唑烟酸、乳氟禾草灵、扑草净和噻吩磺隆)对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0.5和5 mg/kg的甲咪唑烟酸、乳氟禾草灵、扑草净和噻吩磺隆作用下,在3~40 d内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效应,其中0.5 mg/kg的乳氟禾草灵处理,3 d时土壤蔗糖酶被显著抑制,6、9、25和40 d时被激活;而0.05、0.5和5 mg/kg的氟磺胺草醚处理,前9 d土壤蔗糖酶活性被显著抑制,25和40 d时被激活。在用0.05、0.5和5 mg/kg的甲咪唑烟酸、噻吩磺隆和5 mg/kg扑草净处理的3~40 d内,对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效应;0.05和0.5 mg/kg的扑草净及0.05和5 mg/kg的乳氟禾草灵处理,土壤脲酶在3~40 d内虽然也出现上述变化趋势,但到40 d时已恢复到对照水平;低浓度(0.05和0.5 mg/kg)氟磺胺草醚处理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抑制-激活效应,而高浓度(5 mg/kg)处理则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 吴小虎 徐军 董丰收 刘新刚 郑永权关键词:除草剂 土壤 蔗糖酶 脲酶 酶活性 基于比色法的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智能手机拍照暗盒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比色法的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智能手机拍照暗盒。该智能手机拍照暗盒包括暗盒主体,暗盒主体内形成拍照腔,暗盒主体前端一侧形成与拍照腔连通的拍照口,拍照口用于与智能手机摄... 潘兴鲁 张文涛 张斌斌 李诗 张宁 吴小虎 徐军 董丰收 郑永权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上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2024年 为评价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中残留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于2017年-2018年进行了2年12地规范残留试验,建立了黄瓜中氯氟醚菌唑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检测方法,并对我国一般人群进行了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氯氟醚菌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8%,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为3%~12%,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为0.01 mg/kg。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按有效成分150 g/hm2施药3次,于末次施药后1、3、5 d采样测定,黄瓜中氯氟醚菌唑残留量为<0.01~0.64 mg/kg。膳食摄入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一般人群的氯氟醚菌唑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ational estimates of daily intake, NEDI)为0.217 0 mg,风险商(risk quotient, RQ)为6.9%,表明氯氟醚菌唑在黄瓜中残留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 刘荣荣 郭庆 刘慧君 吴小虎 徐军 潘兴鲁 董丰收 郑永权关键词:黄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风险评估 微生物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6年 三唑类杀菌剂因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已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因其残留期较长、易污染土壤而备受关注。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修复被污染土壤的有效措施。文章从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理及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目前有关微生物降解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多数仅限于降解菌的筛选及影响降解的因素分析等方面,对于三唑类杀菌剂的微生物代谢途径、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和基因,以及对手性三唑类杀菌剂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机制等机理方面的研究仍较少,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田春燕 徐军 董丰收 刘新刚 吴小虎 郑永权关键词:微生物降解 三唑类杀菌剂 土壤修复 降解机理 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所建立的土壤中磺草酮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通过土壤薄层层析试验研究了磺草酮在中国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特性。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1和10 mg/kg时,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0%~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2%~8.1%,最低检测浓度为0.1 mg/kg。磺草酮在河北潮土、湖南红土和吉林黑土中的比移值( R f )分别为0.563、0.101和0.422,其在潮土和黑土中的移动性为中等,在红土中为不易移动;磺草酮在土壤中的淋溶特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pH值及黏粒组分含量。 鞠超 徐军 董丰收 刘新刚 吴小虎 张竞戈 郑永权关键词:磺草酮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土壤 淋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