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25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YouTube涉华气候变化视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表征 2022年 以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为代表的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为气候变化议题的多元主体博弈开辟了新场域。基于文化表征理论,通过剖析YouTube涉华气候变化视频的叙事者、叙事内容和叙事框架,探究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形塑。研究发现,YouTube涉华气候变化视频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为“绿色合作的推动者”“绿色科技的引领者”“环境治理的行动者”。当下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传播特征日益凸显,应加强气候公共外交,为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语义内涵。 秦静 倪虹悦关键词:YOUTUBE 气候变化 中国国家形象 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建构框架 被引量:16 2023年 从全球国际舆论的新变局、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基于中华文化构建融通中外的新语境三个方面思考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构建的背景、缘由,厘清中国国际传播的理念演进,为认知升维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对现实情境的考量,升维对中国国际传播的认知——以战略传播理念为内涵、以中华文化为基石、以增强国际传播效能为旨归,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在此基础上亟需提升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的行动逻辑,创新涵盖多元主体、多种文化、多重语境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协同模式。 陈虹 秦静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建构框架 2023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当全球交流的可能性叠加乌卡(VUCA)社会的危机感,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统筹设计中国特色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陈虹 秦静关键词:位相匹配 国际传播能力 国际话语权 危机感 综合国力 多元语境中的话语场:危机传播研究新视野 被引量:8 2019年 全球传播时代,危机传播被认为是多元危机主体、复杂情境和多重话语相互联系、调适、内化的动态传播过程。文章基于多元语境视角的修辞话语场理论,以"共同体话语被打破"定义危机内涵,从"多重声音"视角切入,阐释危机话语场域中多重行动者基于危机意义争夺和再造形成的多声部复调现象,为危机话语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批判范式。 陈虹 秦静关键词:话语 修辞 语境 谈党报在文化河南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河南日报》为例 2013年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也是文化大省。以《河南日报》为代表的党报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建设文化河南、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征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秦静关键词:河南日报 文化建设 传承 2012年微博维权发展状况与问题简述 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自由开放的微博平台为人们提供了维权发声的崭新渠道,微博维权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维权生态。本文梳理了2012年微博维权发展状况,对这种维权方式存在的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对微博维权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引起政府及各级监管部门的重视。 秦静环境群体性事件中邻避冲突的产生、发展及应对——以“大连PX事件”为例 2013年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的迅速提升,因邻避设施而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以"大连PX事件"为例,通过对该事件中媒体关注热点及公众倾向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典型的邻避冲突案例,探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中邻避冲突的发展趋势以及邻避冲突的产生机制,并针对此类事件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方面提出化解邻避冲突的建议措施。 秦静关键词:环境维权 信息公开 公众参与 近20年中外战略传播研究比较分析 2022年 本研究以近20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641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主题分析法,对中外战略传播研究的知识基础、研究热点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研究演进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深化读者对该领域的认知与理解,拓宽国内战略传播研究视野。研究发现:近20年中外战略传播研究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主题多元化,研究热点各有侧重。未来该领域研究预计呈现以下趋势:国家战略传播体系研究不断深化;战略叙事向视觉转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其伦理风险受到关注;国内、国际议题倾向融合互动;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有所拓展。 秦静 倪虹悦 杜全清清小镇青年短视频使用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2023年 小镇青年群体规模庞大,是连接城乡发展的重要阶层,其思想状况与社会稳定发展有密切关系,因此研究小镇青年的政治认同是重要议题。本研究聚焦小镇青年短视频使用对其政治认同的影响机制,为引导小镇青年合理使用短视频,提升其政治认同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议。 秦静 杜全清清关键词:政治认同 政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