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宏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物种
  • 3篇物种形成
  • 2篇动物
  • 2篇杂交
  • 2篇生殖隔离
  • 2篇自然选择
  • 2篇基因
  • 1篇大熊猫
  • 1篇在家
  • 1篇生殖
  • 1篇体温调节
  • 1篇种间
  • 1篇种间杂交
  • 1篇棕色
  • 1篇小型哺乳动物
  • 1篇基因组
  • 1篇RHINOP...
  • 1篇表型
  • 1篇表型多样性
  • 1篇捕食

机构

  • 5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吴宏
  • 4篇于黎

传媒

  • 2篇遗传
  • 1篇兽类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揭示棕色大熊猫毛色变异的遗传基础
2024年
哺乳动物丰富的毛色类型,在动物的伪装、抗紫外辐射、体温调节以及性选择等适应性演化过程均有着重要意义,一直是人们探究哺乳动物表型多样性分子机制的聚焦表型[1~3].对于小型哺乳动物类群,基因突变导致的毛色变异往往有利于躲避天敌和捕食者.
吴宏于黎
关键词:小型哺乳动物体温调节表型多样性大熊猫捕食者
动物物种形成的生殖隔离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物种形成过程及其机制不仅是理解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现象的关键,也是长期困扰达尔文的“谜中之谜”,是进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物种形成是指新物种从祖先物种中分化出来的演化过程,也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效应或屏障建立的演化过程,对这一过程及其内在遗传机制的探究和揭示是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现象的关键所在。本文聚焦于动物类群,系统阐述了动物物种生殖隔离的产生方式及其分子机制,并探讨了目前动物物种生殖隔离相关研究所面临的瓶颈、挑战和潜在机遇,为后续动物物种形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章誉兴吴宏于黎
关键词:动物物种形成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动物物种形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5年
物种形成研究是人们关于新物种如何产生和维持的思考和探索,是进化生物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物种形成方式、生殖隔离产生过程及其内在遗传机制的探究和揭示,是物种形成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和主要研究内容,也是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中物种多样性现象的关键线索和重要依据。本文聚焦于动物类群,首先介绍了目前人们关于物种概念的不同定义,在此基础上,围绕动物物种形成方式、生殖隔离分子机制等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重要突破进行阐述,并分析了目前动物物种形成相关研究的局限;最后,探讨了今后动物物种形成研究中潜在的新机遇和新突破。
吴宏章誉兴于黎
关键词:物种物种形成种间杂交生殖隔离基因组
杂交物种形成促进哺乳动物多样性演化——以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为例
2023年
物种的形成机制是生物学领域最吸引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达尔文将其称为“迷中之谜”。2005年,Science杂志将“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评为本世纪亟待解决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中最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章誉兴吴宏于黎
关键词:物种形成杂交
Angiomotin(AMOT)基因在家犬高原适应性中的研究
家犬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生活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藏獒是一种体型巨大的古老犬种。和其它家犬一样,藏獒是由灰狼驯化而来。高原气候有着强紫外照射,干燥寒冷,低压缺氧等特征,藏獒在长期的青藏高原...
吴宏
关键词:自然选择藏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