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雯 作品数:5 被引量:38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4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鉴别诊断结果以及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8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共有104个病灶,良性病灶72个、恶性病灶32个;常规超声检查检出良性病灶60个,恶性病灶20个;超声弹性成像共检查出良性病灶68个、恶性病灶30个;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23%、94.44%、93.75%,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的76.92%、83.33%、62.50%,两组检查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准确率较常规超声更高,灵敏度、特异度也高于常规超声,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雯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 常规超声 乳腺病灶 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的MRI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MRI检查诊断乳腺髓样癌及纤维腺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髓样癌及15例纤维腺瘤术前MRI检查资料,分析比较两组病灶的MRI特征、ADCmean值及一阶统计量差异。结果髓样癌组患者年龄大于纤维腺瘤组(t=2.446,P=0.022)。髓样癌组病灶最大径大于纤维腺瘤组(t=2.254,P=0.033);两组间病灶形态、病灶强化特征、病灶坏死及囊变表现、T2WI序列病灶信号特点、病灶扩散加权成像序列信号强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有差异。两组病灶ADC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atlab 2014a平台中提取的病灶一阶统计量中,相关性、能量、均匀性、平均值、标准方差、熵、方差、峰度、IDM 9个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灶MRI特征利于鉴别诊断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病灶的ADCmean值、部分一阶统计量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李艳翠 张伶 梁雯 王海丽 彭如臣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乳腺髓样癌 乳腺纤维腺瘤 一阶统计量 BI-RADS-US分级4级乳腺病灶超声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BI-RADS-U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for ultrasonography)分级4级的乳腺病灶超声特征及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BI-RADS-US分级为4级的乳腺病灶226例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显示的病灶形态、方位、边缘、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内部血流情况及病理或临床诊断的良、恶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6例乳腺病灶良性100例(44.2%),恶性126例(55.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的形态、方位、边缘、内部回声、钙化、后方回声、内部血流情况及血流频谱阻力在良、恶性2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超声显示的病灶方位、边界及内部沙粒样钙化是良、恶性的影响因素。结论进一步分析BI-RADS-US分级4级乳腺病灶超声特征,重视影响因素的观察,有助于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判断及指导进一步诊治。 周静 梁雯 曾燕荣 孙文清 吴林林关键词:乳腺病灶 超声特征 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SA)的X线、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结合病理结果,探讨影像检查术前诊断硬化性腺病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1例(43个病灶)病理证实为乳腺硬化性腺病的X线、超声、MRI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以BI-RADS分类≥4B诊断为恶性,计算误诊率和准确率。结果 43个硬化性腺病病灶中,29例单纯硬化性腺病,5例伴大汗腺化生,4例伴纤维腺瘤,4例伴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伴灶状钙化。(1)X线表现:39例SA患者X线钼靶检查表现为不规则结节(23.1%)、不对称致密(20.5%)、结构扭曲(20.5%)、肿块合并钙化(20.5%)、单纯钙化(7.7%),其中3例未见异常。(2)超声表现:38例患者超声检查,35例为结节,3例未见异常。大多病灶呈低回声(92.1%),无或少量点线状血流信号(92.1%),回声不均匀(71.1%),边界清晰(76.3%)。(3)MRI表现:29例患者MRI检查,65.5%(19/29)呈不均匀长T2WI信号;所有病灶均有强化;37.9%(11/29)病灶呈条片状、区域性强化,62.1%(18/29)呈肿块样强化,其中7例病灶伴有星芒状改变;病灶时间信号曲线(time intensity curve,TIC)Ⅰ型11例,Ⅱ型16例,Ⅲ型2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13例呈等信号,16例呈稍高信号。根据BI-RADS分类,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MRI诊断SA的误诊率分别为19.4%(10/39)、17.1%(6/35)和17.2%(5/29),3种检查结合,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1%(27/29)。结论乳腺硬化性腺病在X线摄影多为不规则结节、钙化,超声多为回声不均匀的无或少血流信号的低回声结节,MRI多T2序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为界限不清的团片状或星芒状小肿块。病变形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及DWI图像对鉴别病变良、恶性有较大参考价值。3种检查结合,有助于提高SA术前诊断准确率。 李艳翠 梁雯 彭峰河 王海丽 王晓艳 彭如臣关键词:乳腺疾病 硬化性腺病 乳腺X线摄影 乳管扩张冲洗联合乳腺疏通在治疗急性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用乳管扩张器行乳管扩张冲洗联合手法乳腺疏通在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6例。其中治疗组57例,采用乳管扩张冲洗联合手法乳腺疏通进行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人工排乳及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乳腺彩超低回声区的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恢复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似。治疗组治疗过程中疼痛VAS评分为3.56±1.28。首次治疗前皮肤温度为(35.66±0.84)℃,治疗后为(34.11±1.01)℃,下降约(1.55±0.80)℃。结论:单用乳管扩张器进行乳管扩张冲洗配合乳腺疏通,可以有效治疗乳管堵塞,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不适,减少全身抗生素应用及暂停哺乳,维持了泌乳,极大地减少了母婴及家庭身心和经济负担,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田甜 代幽静 张淑华 梁雯 李明 吴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