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志翔

作品数:4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有限状态机
  • 1篇云微物理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数值
  • 1篇中尺度数值预...
  • 1篇沙漠绿洲
  • 1篇同化
  • 1篇状态机
  • 1篇微物理
  • 1篇温度补偿
  • 1篇冷锋
  • 1篇基于FPGA
  • 1篇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降水预报
  • 1篇降水预报检验
  • 1篇光发射模块
  • 1篇暴雪

机构

  • 4篇国家卫星气象...
  • 2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4篇于志翔
  • 2篇于晓晶
  • 1篇赵玲
  • 1篇李淑娟
  • 1篇辛渝
  • 1篇唐永兰
  • 1篇马玉芬
  • 1篇李曼

传媒

  • 2篇电子测量技术
  • 2篇暴雨灾害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FPGA的UART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7
2015年
为适应通信系统的全数字自动化控制和硬件逐渐向软件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UART设计与实现方案。整个UART模块采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编写,其中接收和发送模块采用有限状态机来完成,并在ISE环境下进行综合建模仿真,给出各个子模块和总模块的仿真时序图以及综合生成的RTL图。同时利用Xilinx公司的FPGA开发板对程序进行下载运行调试,结果表明整个UART模块运行稳定可靠,较好地实现了数据之间的并行和串行转换,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于志翔
关键词:UARTVERILOGFPGA有限状态机
光发射模块温度补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高速小型可插拔式SFP(small form pluggable)光发射模块输出光功率随外部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缺点,基于PIC单片机设计实现了一种自动温度补偿系统。通过改变光发射模块内部的硬件电路设计,将小型封装的PIC单片机嵌入到光发射模块当中,由编程控制实现对SFP光发射模块一系列工作参数的实时监测,同时根据监测到的温度参数的变化,利用查找表法对光发射模块的激光偏置电流进行实时补偿,确保外界温度条件发生改变时光发射模块输出光功率的稳定。实验结果表明当外界温度发生改变时,光发射模块的输出光功率、总抖动、消光比等性能参数都符合设计要求。
于志翔
关键词:PIC单片机温度补偿
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新疆冷锋暴雪的预报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考虑到冰相云微物理过程对冷锋降雪的数值预报结果起重要作用,针对2014年4月22—24日新疆一次强寒潮引起的冷锋暴雪过程,分别采用WRFv3.5.1中尺度模式中Lin、WSM6、Thompson和WDM6四种云微物理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云微物理方案对其预报结果的影响。从降水预报结果看,四种方案对中天山强降雪中心的预报能力明显优于伊犁河谷地区,Lin方案对中天山强降雪中心的雨强变化趋势、起止时间以及强降水落区的预报能力总体优于其他三种方案。从温湿特征预报结果来看,四种方案对降雪过程前后的温度和过程之后的露点温度预报效果均较好,但对过程前期800 h Pa以上的露点温度预报偏高,这可能由于模式预报的降雪时间较实况提前、预报降水量偏大引起;四种方案预报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量值与再分析资料有一定差异,但对其变化趋势的预报与再分析资料较一致。从云微物理特征来看,不同方案预报的水凝物粒子总量有所差异,但均以冰相粒子为主,且其变化趋势与强降雪时段比较一致。不同方案之间水凝物粒子含量差异也较大,Lin方案中霰和雪粒子含量最多,WSM6和WDM6两种方案以雪和冰粒子最多,Thompson方案中几乎全部为雪粒子。
于晓晶于志翔唐永兰赵玲
关键词:中尺度数值预报
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降水预报检验被引量:12
2014年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逐日四次预报的6h累积降水量和实况资料,利用TS、ETS和BS评分统计量,对该系统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客观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模式预报效果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夏秋两季预报评分高于冬春两季;对于同一降水阈值,系统不同起报时间对降水的预报结果差别不大,但总体上12 UTC略优于其它三个时次;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阈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对0.1 mm·(6 h)-1阈值的降水预报性能最稳定,对3.1 mm·(6 h)-1和6.1 mm·(6 h)-1两阈值次之但预报范围与实况比较吻合,对12.1 mm·(6 h)-1以上的大阈值降水过程,整体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针对2013年5月26—29日南疆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个例进行分析,不同起报时间对强降水时段的落区和量级的预报能力参差不齐,其中26日12UTC的预报结果最优;对其增量场分析表明,同化的资料对预报初始场中、低层的风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对预报结果有较好的正效应。
于晓晶于志翔辛渝李淑娟琚陈相李曼马玉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