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儿童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哮喘门诊新诊断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d+安慰剂1次/d;实验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日+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思力华)18μg/次,1次/日,观察时间为12周。检测指标:1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2严重哮喘发生率。3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天数及夜间觉醒天数。4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第4周、第8周及第12周肺功能FEV1%、FVC及P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肺功能又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第12周FEV1%,第4周、第8周FVC P〈0.05,余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严重哮喘发生率分别36.3%和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按需使用短效β2激动剂次数及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夜间觉醒天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能显著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减少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使用的次数及天数,减少夜间觉醒的天数,不良反应少,在儿童哮喘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黄娟陈颖龙珍周小勤舒俊华陈霞戚虹张军
- 关键词: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儿童哮喘
- 羟考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羟考酮复合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宫缩痛、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鄂州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产妇予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观察组产妇予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关腹时均连接PCIA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术后4,8,16,24 h的切口痛与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降低,下肢恢复活动时间、恢复排尿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初乳时间均显著缩短,48 h内总哺乳次数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24 h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_(3)^(+)和CD_(4)^(+)水平及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布托啡诺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明显减轻切口痛及宫缩痛,且能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术后的免疫抑制。
- 高莹周进军张军
- 关键词:羟考酮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剖宫产宫缩痛
- 联合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在哮喘控制不良患儿中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哮喘门诊诊断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按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进行临床评估,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辅舒酮,125μg/次,2次/d)治疗3个月仍评估为哮喘未控制者60例。随机分为A组:辅舒酮125μg/次,早晚各2喷;B组:辅舒酮125μg/次,2次/d+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奥克斯都保)4.5μg 1次/d;C组:辅舒酮125μg/次,2次/d+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18μg 1次/d),观察4周。结果:A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C组治疗后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哮喘控制不良患儿夜间临床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日间临床症状评分(P<0.001);无论是日间还是夜间临床症状评分3组患儿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01);C组夜间临床症状评分较B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于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吸入哮喘控制不良的中度持续性患儿,每日加用一次长效受体阻滞剂-噻托溴铵与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罕见,可成为哮喘治疗效果不佳患儿的另一种可选择方案。
- 黄娟张军舒俊华陈颖陈霞龙珍周小勤戚红
- 关键词:噻托溴铵患儿
- 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 吴绪峰陈慧君马全富张军张珏肖凤仪梁川陈沂杨伟红夏婷颜琳蔡鸿宁
- 项目所属“人口与健康”领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5年生存期不足25-30%。究其原因,高转移特性和化疗耐药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该研究主要探讨了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潜在机制及与化疗耐药和预后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