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文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碳青霉烯
  • 9篇青霉烯
  • 8篇碳青霉烯酶
  • 8篇耐药
  • 6篇杆菌
  • 5篇肠杆菌
  • 4篇细菌
  • 4篇耐药性
  • 4篇肠杆菌科
  • 4篇肠杆菌科细菌
  • 3篇碳青霉烯类
  • 3篇青霉烯类
  • 3篇老年
  • 2篇多位点序列分...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碳青霉烯类抗...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性分析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4篇李从荣
  • 14篇杨勇文
  • 5篇冯丽娜
  • 4篇郭静
  • 3篇李娟
  • 3篇蔡璇
  • 3篇冯锴
  • 2篇潘月华
  • 2篇袁乐永
  • 2篇李艳
  • 1篇李珍
  • 1篇陈浩俊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并对耐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Carba NP试验对88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进行耐药表型确证。采用PCR方法检测KPC、NDM、VIM、IMP以及OXA-48共5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并行测序验证。结果 88株临床分离菌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均高达100.0%,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均>90.0%;Carba NP实验阳性菌株76株(86.4%),其中弱阳性11株;29株检出NDM-1耐药基因,24株携带KPC-2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14株检出IMP-1型耐药基因,9株检出VIM-1型耐药基因,未检出OXA-48型耐药基因;4株联合产KPC和NDM基因肺炎克雷伯菌,2株联合产NDM和VIM基因阴沟肠杆菌。结论本地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NDM-1和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
杨勇文李从荣李珍潘月华冯丽娜陈浩俊郭静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临床三种常规粪便隐血实验的方法学评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匹拉米洞法、血红蛋白单克隆抗体法(单克隆抗体法)和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联合免疫法(联合免疫法)进行性能评估。方法通过300例临床样本和不同的动物血红蛋白(Hb)、维生素C(Vit C)进行检测,从灵敏度、干扰性实验、反应时间等检测指标来反映三种方法的检验效能。结果匹拉米洞法、单克隆抗体法和联合免疫法检测Hb最低浓度分别为2.5μg/ml、0.1μg/ml、0.1μg/ml,联合免疫法检测Tf的最低浓度为0.05μg/ml。匹拉米洞法可以和人以及不同动物的血红蛋白反应,单克隆抗体法和联合免疫法只对人的血红蛋白反应;Vit C不会对单克隆抗体法和联合免疫法产生影响,一定的Vit C会使匹拉米洞法产生假阴性结果。三种方法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7 s、26 s、24 s。匹拉米洞法检测上消化道隐血组、下消化道隐血组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5.1%、73.7%、10.8%;单克隆抗体法分别为74.4%、94.7%、2.5%;联合免疫法分别为90.2%、100%、6.7%。结论匹拉米洞法、单克隆抗体法、联合免疫法对不同部位的消化道隐血的检测相辅相成,各具特点。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对消化道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勇文李从荣李艳袁乐永
关键词:粪便隐血联合免疫单克隆抗体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6年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产碳青霉烯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要的耐药机制,编码这类酶的耐药基因包括A、B、D三类。A类酶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为主;B类酶主要是在印度泛滥的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可出现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D类酶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产苯唑西林酶-48(OXA-48)为主。大多数产KPC型酶菌株将造成院内感染,而产NDM、OXA-48酶菌株可造成医院和社区感染。虽然大部分CRE的耐药分子类型影响范围较为局限,但是其播散范围呈扩大趋势,且新近很多突变类型出现,值得广泛关注。
杨勇文李从荣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细菌耐药金属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产KPC酶监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流行状况及型别,为有效监测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武汉地区3家三甲医院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菌53株,均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KPC初筛,聚合酶链反应对53株菌分别进行blaKPC基因扩增,阳性扩增测序验证型别。结果 53株菌中38株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阳性率为71.70%(38/53);32株扩增出780bp左右的目的条带,阳性率为60.38%(32/53);经测序和比对分析为blaKPC-2基因。结论武汉地区对碳青霉烯酶类抗菌药物不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主要为KPC-2型,临床感染和控制部门应加强监控,防范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在院内暴发和流行。
杨勇文李从荣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产碳青霉烯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阴沟肠杆菌分离菌株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及产碳青霉烯酶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98例患者分类标本培养的菌株,应用BD Phoenix^(TM) 100细菌鉴定及药敏系统鉴定菌种和药物敏感性,并适当补充K-B法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菌株进行Carba NP实验表型确证,并且进行PCR测序确定基因型;采用阴沟肠杆菌的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结果共检出非重复分离的阴沟肠杆菌298株,其中标本主要为痰液(29.87%),其次为尿液(25.50%)。科室分布中,神经外科(17.79%)检出最多,其次为肝胆外科(12.75%)。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98.1%)、其次为氨苄西林(89.7%);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9株菌通过Carba NP实验检测,其中8株为阳性,1株为阴性。PCR扩增出4株产NDM-1基因的菌株,其中1株联合产VIM-19基因的菌株,一株单产VIM-19型基因,均经过测序比对验证。将4株产NDM-1碳青霉烯酶的细菌进行MLST分型,得到3个不同的ST型,分别为ST508,ST509和ST145。结论阴沟肠杆菌的耐药较为严峻,感控部门应加强对本地区产碳青霉烯酶菌的监测,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杨勇文李从荣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抗菌药物碳青霉烯酶
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子分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的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P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系统发育分群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分离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对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敏感性降低(MIC≥2μg/ml)的ExPEC菌株。改良Hodge试验(MHT)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确证。PCR检测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blaNDM。Sanger测序法检测各碳青霉烯酶基因亚型。采用MLST分型和系统发育分群对PCR检测出的产NDM ExPEC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ExPEC菌株20株,其中产NDMExPEC菌株15株。MHT检测产NDMExPEC菌株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14/15)和80.0%(12/15)。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1株(73.3%)产NDM-5型,4株(26.7%)产NDM-1型。系统发育分群结果显示,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3株属于A群,2株属于D群。MLST分型结果显示,ST410是产NDM ExPEC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ST型(5株,33.3%)。结论本院绝大多数产NDM ExPEC菌株属于毒力较小的系统发育群,应加强院感监测,防止高危克隆ST型的暴发流行。
冯丽娜李从荣姜树朋杨勇文蔡璇李娟冯锴郭静
关键词:碳青霉烯耐药多位点序列分型
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类型。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离自临床的8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运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确证。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将PCR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运用Seq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后在NCBI网站BLAST比对,得到碳青霉烯酶基因亚型。结果 87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检出率为70.1%,携带blaKPC-2、blaNDM-1、blaNDM-5、blaIMP-4和blaVIM-1的菌株分别为29、16、11、7和1株。产碳青霉烯酶最多的肠杆菌科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33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以产KPC型碳青霉烯酶为主,而大肠埃希菌仅产NDM型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96.2%、98.3%和86.2%,可准确检测KPC-2和NDM-5型碳青霉烯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不敏感率分别为93.1%和79.3%,产KPC和NDM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类、除第四代头孢菌素以外的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率均为100%,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本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株主要产KPC-2、NDM-1和NDM-5型碳青霉烯酶。
冯丽娜李从荣杨勇文姜树朋蔡璇李娟冯锴郭静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改良HODGE试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7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n=115)和死亡组(n=57);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比较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组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生存组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1);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352、0.234,P<0.05)。结论:不同预后的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存在差异,监测这两个生物学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勇文李从荣
关键词:脓毒症D-二聚体降钙素原
产NDM ExPEC毒力与其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xPEC)菌株进行分子分型,研究产NDM ExPEC毒力与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分离自该院的15株产NDM ExPEC菌株(实验组)和28株不产NDM ExPEC菌株(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产NDM ExPEC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群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PCR方法检测7种毒力基因在这两组菌株中的分布,χ2检验比较分布差异。结果系统发育分群结果显示,15株产NDM ExPEC菌株中,13株属于A群,2株属于D群;MLST分型结果显示,ST410是检出率最高的ST型;实验组毒力基因fimH检出率最高;对照组毒力基因sat、fyuA和ompT检出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绝大多数产NDM ExPEC菌株的毒力较弱,表明细菌耐药性强并不意味着其致病性也强。
冯丽娜李从荣姜树朋杨勇文蔡璇李娟冯锴郭静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多位点序列分型毒力基因
老年患者尿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245例老年住院患者尿培养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和麦康凯培养基,孵育后挑选可疑菌落,采用BD PhoenixTM-100全自动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在6275份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细菌1276株,检出率为20.33%。检出革兰阴性菌769株,占60.2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5.97%)、肺炎克雷白菌(7.45%)、铜绿假单胞菌(5.09%)。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83.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率为100%,但出现了其他对该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3株阴沟肠杆菌和1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4.8%。检出革兰阳性菌327株,占25.63%,主要以粪肠球菌为主(9.72%);真菌180株,占14.11%,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6.74%)。粪肠球菌对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83.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利福平、环丙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91.00%。结论加强老年住院患者的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监测,对有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杨勇文李从荣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