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全身麻醉
  • 2篇盐酸
  • 2篇盐酸戊乙奎醚
  • 2篇预注
  • 2篇预注射
  • 2篇气管
  • 2篇戊乙奎醚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诱导期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6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陈惠
  • 5篇刘俊福
  • 4篇邓军
  • 4篇黄仕英
  • 3篇李明良
  • 2篇韦克
  • 1篇姚素英
  • 1篇左朝晖
  • 1篇黄金凤
  • 1篇赵爽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初探被引量:3
2022年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医学专业课“病理生理学”的教育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将医学知识的传授、医德医风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融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教书与育人并重。在“病理生理学”病因学的知识内容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切入点,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意义深远,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
赵爽覃丽娜陈惠农雪娟张胜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病理生理学
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心率(HR)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利多卡因(SDL)组、中剂量利多卡因(MDL)组、大剂量利多卡因(LDL)组和空白剂量(BD)各25例,3种不同剂量和3种不同速率利多卡因及等剂量或等速率生理盐水分别首负荷静注与静脉维持。在相同的麻药进行麻醉诱导后,喉镜明视下经口腔气管插管。监测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T2)和插管后6 min(T3)血流动力学参数和HR变异性频域参数。结果T1~T3时大剂量利多卡因(LDL)组高频功率(HFP)、低频功率(LFP)/HFP及总功率(TP)与其余3组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时LDL组HR和收缩压(SBP)与其余3组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剂量依赖性通过抑制气管插管所诱发的交感神经兴奋,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
黄仕英左朝晖刘俊福陈惠黄芳莲黄娅婕张桓邓军
关键词:利多卡因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异性
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在俯卧位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对全身麻醉俯卧位的患者气道和口腔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阿托品组(A组)以及盐酸戊乙奎醚组(HP组)。麻醉诱导前,C组、A组以及HP组分别静脉注射0.015 mg/kg 0.9%氯化钠溶液、0.015 mg/kg阿托品以及0.015 mg/kg盐酸戊乙奎醚。丙泊酚、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以及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术后3组患者均送麻醉复苏室进行复苏。观察3组患者诱导前(T1)、诱导后3 min(T2)、诱导后6 min(T3)心率。记录3组患者嘴唇下方棉垫湿-干净重量、术毕气管导管重新固定的例数。结果 C组、A组以及HP组术毕气管导管重新固定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C组、A组术毕棉垫湿-干净重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术中、术后患者气道腺体和口腔分泌,能减少患者气管导管异位。
黄仕英黄芳莲李明良刘俊福陈惠邓军
关键词: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俯卧位全身麻醉腺体分泌
术毕呋塞米静注对静脉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观察术毕呋塞米静注对静脉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90例择期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SDF组、LDF组、BDC组各30例,3组患者都用相同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术后送麻醉复苏室复苏,术毕SDF组、LDF组、BDC组分别静注0.2、0.4mg/kg呋塞米及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苏醒所需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所需时间及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苏醒延迟、术后烦躁、脱机困难或苏醒失败),观察给呋塞米前(T1)、给呋塞米后10min(T2)的Ramsay镇静评分(RSSs),监测T1、T2时点HRV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总功率(TP)、LF/HF。结果 与BDC组比较,SDF组、LDF组苏醒延迟例数和拔管困难或苏醒失败例数少(P均<0.05);与BDC组比较,苏醒所需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所需时间短(P均<0.05)。与同组T1时点和BDC组比较,SDL组和LDF组T2时点RSSs降低(P均<0.05)。与同组T1时点比较,SDL组及LDF组T2时点HF、TP减少和LF/HF增加,BDC组T2时点LF/HF增加和TP减少(P均<0.05);与BDC组比较,SDL组及LDF组T2时点HF、TP减少,LF/HF增加(P均<0.05);与LDF组比较,SDL组T2时点TP增加(P均<0.05)。结论 呋塞米能缩短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所需时间,减轻镇静深度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降低苏醒失败或拔管困难、苏醒延迟发生率,0.2mg/kg较0.4mg/kg效果更好。
李明良姚素英黄仕英韦克刘俊福陈惠张桓邓军
关键词:呋塞米静脉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炎性反应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资料,从中选取常规机械通气麻醉方案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在常规麻醉方案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的4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5min、15min、30min、1h、2h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指标:呼吸末二氧化碳(ETCO_(2))、血压、心率、血乳酸、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的变化情况,机械通气1d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及氧化炎性反应指标: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通气5min时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时观察组患者ETCO_(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后2h两组患者ETCO_(2)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2h时观察组患者SBP、DBP、心率、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通气后15min、30min、1h时观察组患者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后2h两组患者ETCO_(2)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AaDO_(2)、RI、OI对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1d,两组患者AaDO_(2)与RI均低于本组通气前、OI均高于本组通气前,观察组患者AaDO_(2)与RI均低于对照组,OI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气前两组患者各项炎性与氧化反应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气后,两组患者血清MDA、IL-8、CRP水平均低于本组通气前、SOD水平高于本组通气前,观察组患者血清MDA、IL-8、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够进一步维持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改善患者血气水平,控制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黄金凤韦克刘俊福陈惠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炎性反应生命体征
预注射盐酸戊乙奎醚在患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患儿气道腺体分泌的影响,评估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三组:对照组(C组)、阿托品组(A组)以及盐酸戊乙奎醚组(HP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三组患儿分别静脉注射0.015 mg/kg生理盐水、0.015 mg/kg阿托品以及0.015 mg/kg盐酸戊乙奎醚。丙泊酚、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以及顺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患儿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诱导前(T1)、诱导后3分钟(T2)、诱导后6 min(T3)以复苏拔气管导管时(T4)心率,并记录复苏期的吸痰次数、诱导后气管导管重新固定例数和T4吸痰时间、呛管的例数。结果 T0时三组患儿(C组、A组以及HP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8,P〉0.05)。T1~T4患儿心率时间重复测量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00,P〈0.01);从T1~T3患儿心率逐渐下降,T3时C组和A组患儿的心率达到最低,T4时,HP组患儿心率达到最低,T4时除HP组另外两组患儿的心率较前均有反弹,A组患儿心率反弹的幅度较C组患儿小,T1~T4患儿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81,P〈0.01);3组患儿心率的分组因素比较,HP组患儿心率均小于其余两组患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6,P〈0.01);患儿心率的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有交叉效应,从T1~T4时HP组患儿心率平缓下降,下降幅度小于另外两组患儿,T4时C组和A组患儿的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反弹,HP组患儿的心率仍保持平稳下降趋势(F=12.26,P〈0.01)。HP组患儿T4吸痰时间以及复苏期吸痰次数均比另外两组患儿少(F=711.76,P〈0.05;F=987.93,P〈0.05)。HP组患儿气管导管固定例数均少于另外两组(χ^2=11.60,P〈0.05)。HP组患儿T4呛管例数比其余两组明显减少(χ^2=11.00,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抑制术中、术后复苏期患儿气道腺体分泌,能减少患儿呛管,提高小儿�
黄仕英李明良黄芳莲刘俊福陈惠邓军
关键词:气管插管盐酸戊乙奎醚全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