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苯并[a]芘(B[a]P)和滴滴涕(DDT)联合暴露对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胺酰转移酶(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方法: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10组即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溶剂对照组(食用油和二甲基亚砜处理)、低和高浓度B[a]P染毒组[1.0和10 mg/(kg·d)]、低和高浓度DDT染毒组[0.6和6 mg/(kg·d)]、低浓度DDT+低浓度B[a]P染毒组、低浓度DDT+高浓度B[a]P染毒组、高浓度DDT+低浓度B[a]P染毒组、高浓度DDT+高浓度B[a]P染毒组。染毒组各受试物经腹腔注射染毒,每日注射1次,连续31 d。末次染毒24 h后通过眼球摘除取血,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ALT、AST、γ-GT的活性;并制作肝脏HE切片,观察肝细胞形态。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a]P和DDT单独染毒时,均能诱导ALT和AST活性升高(F=41.308,P=0.000;F=20.083,P=0.000),随各自染毒剂量的增加,ALT和AST活性升高,但二者联合暴露对ALT和AST活性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分别为P=0.258,P=0.264)。B[a]P和DDT单独染毒对γ-GT活性均未产生明显影响,联合暴露也不存在交互作用(P=0.816)。HE染色观察到肝细胞膜界限模糊,发生水样变性,肝细胞中出现小空泡,呈蜂窝状,随染毒剂量增加,肝细胞质水样变性加剧,部分肝细胞质溶解,并且细胞核肿大,形状不规则。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B[a]P和DDT单独染毒均能诱导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不同剂量的B[a]P和DDT联合暴露对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作用形式主要表现为单独作用,而非交互作用。B[a]P和DDT的单独和联合暴露均未观察到对γ-GT的活性产生明显影响。
- 赵苒刘敏王娟郑芳郭东北范春
- 关键词:苯并[A]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 γH2AX检测在DNA双链断裂研究中应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DNA双链断裂(DSBs)是真核细胞DNA损伤最严重的形式,DNA损伤反应的激活可以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从而引发肿瘤;H2AX磷酸化产生的γH2AX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可以清楚地反映DNA损伤程度和修复情况,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细胞凋亡研究中,是细胞损伤应激反应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γH2AX用作DSBs检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对其在化合物的遗传毒性评估与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效果评价进行展望。
- 刘敏赵苒
- 关键词:DNA损伤修复
- 福建省某市市售海鱼汞污染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某沿海城市6种市售海鱼体内总汞含量检测,初步了解该市海产品的汞污染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近岸海域汞污染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海产品市场购买6种当地居民经常食用的新鲜海鱼,取其肌肉和内脏等组织,采用硝酸—高压消解罐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样品进行总汞含量测定。结果依据国内和国际水产品中汞限量标准,所有6种海鱼体内各组织样品中的总汞含量均未超标,但在鲾鱼和青鳞鱼体内发现了高于其他鱼种的汞蓄积。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该沿海城市市售海鱼体内汞含量符合限值标准,但居民要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摄入鲾鱼和青鳞鱼。
- 蔡庆涛闫双双王碧刘敏郭蒙王娟郭东北范春赵苒
- 关键词:汞甲基汞海产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