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雁鸣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88只,体重270~330g,随机分为4组(n=22):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不同剂量纳洛酮后处理组(N1,2组)。除S组外,其它3组均采用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90min、再灌注24h的方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J1,2组于再灌注即刻分别腹腔注射纳洛酮1、10mg/kg,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2、24h时测定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NDS);再灌注24h时测定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水平和脑组织血浆容量、微血管直径和长度。结果与S组相比,IR组、N1,2组NDS评分均升高,脑梗死面积增大,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下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降低,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减小(P〈0.05);与IR组相比,N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N,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1组相比,N2组NDS评分降低,脑梗死面积减小,脑组织MAP2表达水平上调,缺血侧脑组织血浆容量升高,微血管直径和长度增大(P〈0.05)。结论纳洛酮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
- 刘毅薛富善廖旭赵嘉训许亚超熊军张雁鸣刘建华
- 关键词:纳洛酮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
- 小儿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与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 2004年
- 目的:比较小儿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40例5-12岁患儿,ASAⅠ级,随机分为异丙本分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1μg/kg、万可松0.1mg/kg、利多卡因0.05mg/kg和异丙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在两组小儿均予60%氧化亚氮吸入的基础上,P组用异丙酚7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I组用异氟醚1MAC吸入,出现血压和心率升高超过基础值20%,以及体动、呛咳等麻醉减浅症状时,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并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异丙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异氟醚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术后24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毕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相似;睁眼时间、对语言反应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以I组比P组明显延长(P<0.05);与P组相比,I组恢复期躁动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2h内的疼痛程度较重(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兴异氟醚吸入复合麻醉相比,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恢复过程平稳,术后早期疼痛较轻。
- 魏灵欣邓晓明罗茂平杨冬张雁鸣佟世羲廖旭胥锟琳
- 关键词:异氟醚吸入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小儿躁动
-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对危重症病情判断的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危重症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CHE水平下降的原因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观察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ICU病房的42例危重症患者。用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价病情的危重程度,分析血清CHE浓度变化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同时观察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清CHE浓度较发病前降低[(187.83±78.18)U/L比(270.43±91.66)U/L,P<0.01],其中23例低于正常参考值。死亡患者CHE浓度显著低于存活患者[(140.26±54.81)U/L比(208.84±69.96)U/L,P<0.01]。血清CHE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3,P<0.01)。血清总胆汁酸(TBA)发病前后无显著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丙氨酸转氨酶与门冬氨酸转氨酶无显著差异。结论ICU中危重症患者血清CHE浓度下降明显,APACHEⅡ评分越高,CHE下降程度越大。患者CHE下降不是由肝实质损害引起。测定血清CHE可作为判断ICU危重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 熊军薛富善廖旭刘建华张雁鸣袁玉静王强
- 关键词:胆碱酯酶危重症
- 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效果的比较被引量:5
- 2009年
- 临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对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抑制程度明显不同。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而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抑制小儿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差异有待探讨。本研究拟在复合异丙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时,采用随机双盲设计,比较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小儿气管插管血液动力学反应的影响。
- 廖旭薛富善杨泉涌许亚超刘毅罗茂平刘建华张雁鸣
-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反应小儿气管插管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效剂量药效动力学
-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比较经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OB)和视可尼喉镜(SOS)在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时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整形外科手术的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FOB组(n=30)和SOS组(n=30)。麻醉诱导后,置入CILA,经CILA由FOB或SOS引导气管插管,记录CILA置入、气管插管次数和时间、CILA退出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FOB及SOS镜下声门的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过程中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ILA,FOB组28例首次气管插管成功,2例分别在第2和3次成功;SOS组18例1次插管成功,7例在第2次成功,5例颈部重度瘢痕患者插管失败,改用FOB引导完成插管。与FOB组比较,SOS组气管插管时间[(60.2±29.6)vs.(92.4±47.9)s]和喉罩退出时间[(104.6±39.9)vs.(130.0±51.9)s]显著延长(P<0.05)。气管插管对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较轻。结论经CILA引导FOB和SOS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预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其中FOB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
- 杨冬邓晓明罗茂萍魏灵欣隋静湖廖旭张雁鸣胥琨琳
- 关键词:喉面罩纤维光导支气管镜视可尼喉镜气管内插管法
- 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 观察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v,IRI)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法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组(PNU组),每组10只.实验中记录缺血期和再灌注初期心律失常,测定冉灌注30 min和180 min时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v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和肌钙蛋白Ⅰ(troponin Ⅰ,TnI)血清浓度,实验结束取心脏,采用伊文思蓝和1%TTC双重染色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IR组,IPC组和PNU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值分别为(78.4±16.1)%、(35.3±9.4)%和(60.4±7.0)%,且3组的TnI血清浓度分别为(1.02±0.12)μg/L,(0.25±0.03)μg/L和(0.17±0.04)μg/L与IR组相比,IPC组和PNU组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显著减小、TnI血清浓度显著降低,IPC组灌注30min时TNF-α、IL-6血清浓度以及再灌注180 min时TNF-α和HMCB1血清浓度显著降低,PNU组再灌注30 min和180 min时TNF-α、IL-6和再灌注180 min时HMCB1血清浓度显著降低.与IPC组相比,PNU组IS%显著增大,但血清TnI浓度显著降低,冉灌注30 min时TNF-α血清浓度以及再灌注180 min时TNF-α、IL-6和HMCB1血清浓度显著降低,但再灌注30 min时IL-6血清浓度显著升高.结论 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冉灌注损伤模型,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获得心肌保护效应、但其心肌保护效应较缺血预处理弱.
- 熊军薛富善袁玉静王强廖旭李杉王卫利张雁鸣刘建华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胆碱能抗炎通路
- 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用于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4~10岁、ASAⅠ级行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儿童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静脉注射0.01 mg/kg阿托品和0.1 mg/kg咪达唑仑5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为6μg/ml。待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衡后,给瑞芬太尼组患儿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同时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为5 ng/ml;给对照组患儿靶控输注生理盐水的同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8 mg/kg。待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到平衡后行气管插管。根据下颌松弛度、置入喉镜容易度、声带位置、咳嗽程度及体动5个方面进行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0%和98%。两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结论联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6μg/ml的丙泊酚和效应室浓度5 ng/ml的瑞芬太尼能成功诱导儿童无肌松气管插管。
- 魏灵欣邓晓明王磊隋静湖张雁鸣佟世义唐耿志胥琨琳
-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儿童靶控输注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Ⅰ组经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5 min行预处理,重复3次,每次间隔5 min,24 h后实施缺血-再灌注;Ⅱ组除接受与Ⅰ组相同处理外,在生理盐水预处理前10 min静脉注射纳络酮0.1 mg.kg-1;Ⅲ、Ⅳ、Ⅴ和Ⅵ组经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2μg.kg-1.min-1)5 min行预处理,重复3次,每次间隔5 min,并分别于12、24、48和72 h后开胸实施缺血-再灌注;Ⅶ组除接受与Ⅳ组相同处理外,在瑞芬太尼预处理前10 min静脉注射纳络酮0.1 mg.kg-1。实验中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Ⅱ导联心电图(ECG);在缺血前即刻、缺血末和再灌注末分别抽取动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心肌型同工酶(CK-MB)血浆浓度;再灌注后切取心脏,测定心肌梗死区(IS)面积。结果实验中各测定时间点HR、MAP和RPP值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和Ⅴ组缺血末和再灌注末CK-MB血浆浓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Ⅶ组缺血末和再灌注末CK-MB血浆浓度和IS面积显著高于Ⅳ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产生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阿片受体触发的。
- 孙海涛薛富善刘鲲鹏孙莉许亚超廖旭杨泉涌张雁鸣
- 关键词:瑞芬太尼预处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困难气道患者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被引量:7
- 2008年
- Cookgas气管插管型喉罩(CILA)是一种新型的气管插管型喉罩,具有管壁柔软、引导气管插管操作简单和喉罩退出容易的优点。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在引导气管插管过程中,CILA对咽喉部粘膜的损伤轻,可辅助盲探、纤支镜(FOB)和视可尼喉镜(SOS)进行气管插管。本研究拟对困难气道患者评价CILA引导气管插管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杨冬邓晓明佟世义魏灵欣张雁鸣廖旭刘建华胥锟琳
- 关键词:气管插管操作插管型喉罩困难气道咽喉部纤支镜
- 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 评价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n=5)、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芬太尼后处理组(F组,n=9)、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组,n=9)和芬太尼后处理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F-R组,n=9).除S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180 min.F组和F-R组在缺血15 min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0μg/kg;R组和F-R组在缺血15 min时结扎双后肢10 min后恢复双后肢血流灌注.心肌再灌注期间监测HR和MAP,并计算HR与MAP的乘积.于心肌再灌注18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MB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采集血样后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各组心功能指标降低,LDH、CK-MB、cTnI和心肌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F组、R组和F-R组心功能指标升高,CK-MB、cTnI和心肌梗死体积降低(P<0.05).与F组比较,F-R组心功能指标升高,CK-MB、cTnI和心肌梗死体积降低(P<0.05).与R组比较,F-R组心功能指标升高,心肌梗死体积降低(P<0.05).结论 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联合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时心肌保护作用进一步增强.
- 许亚超薛富善熊军廖旭张雁鸣杨泉涌李杉袁玉静王强王天龙
- 关键词:芬太尼后肢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