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旭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篇涂层
  • 3篇喷涂
  • 2篇电弧喷涂
  • 1篇等离子
  • 1篇等离子喷涂
  • 1篇形状记忆
  • 1篇形状记忆合金
  • 1篇选区激光熔化
  • 1篇田口方法
  • 1篇涂层结合强度
  • 1篇喷涂工艺
  • 1篇热导率
  • 1篇离子喷涂
  • 1篇力学性能
  • 1篇面粗糙度
  • 1篇摩擦学
  • 1篇摩擦学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耐磨

机构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贺定勇
  • 4篇吴旭
  • 3篇周正
  • 2篇王一鸣
  • 1篇姚海华
  • 1篇王国红
  • 1篇蒋建敏
  • 1篇姜波
  • 1篇张鹏

传媒

  • 3篇热喷涂技术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喷涂工艺及其粒子状态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热喷涂涂层结合强度是评价涂层质量、满足使用要求的关键指标之一,针对电弧喷涂涂层结合强度较低的问题,以典型Ni Al材料为研究对象,从喷涂工艺和粒子状态方面探讨了其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涂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粒子飞行温度和速度相差不大,但涂层界面氧化明显加剧,弱化了变形粒子的结合能力,使得涂层平均结合强度从39.8MPa下降到28.9MPa,此时粒子氧化程度的加剧是导致涂层结合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采用氮气雾化保护后,粒子氧化得到有效控制,但雾化粒子尺寸明显增大,同时飞行粒子的平均温度和速度大幅下降,严重降低了粒子的铺展变形能力,使得涂层平均结合强度由33.2MPa下降到23.8MPa,此时粒子扁平率减小是导致涂层结合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张鹏周正贺定勇吴旭王一鸣蒋建敏
关键词:电弧喷涂喷涂工艺
Cr含量对FeCrB系涂层热导率及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设计了不同Cr 含量的FeCrB 系粉芯丝材,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制备相应涂层,利用XRD、SEM、氧氮氢分析仪、激光脉冲热常数测试仪、磨粒磨损试验机等,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氧含量、热导率和耐磨性等进行表征,并与工程中应用的3Cr13 电弧喷涂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范围内随着Cr 含量的增加,涂层中的氧化物含量逐渐增加,涂层中基体相的固溶度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涂层的热导率随之降低.而当Cr含量为9% ~ 13% 时,FeCrB 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耐磨性优于3Cr13 涂层,其热导率比3Cr13 涂层提高27% 以上.
姜波周正姚海华王一鸣吴旭贺定勇
关键词:电弧喷涂热导率耐磨性
选区激光熔化成形NiTi合金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2024年
目的针对选区激光熔化(SLM)制备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粗糙度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以有效地降低表面粗糙度以及研究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L16正交阵列的田口模型设计选区激光熔化制备NiTi样品的工艺参数,通过对表面粗糙度信噪比值进行统计方法分析以及样品表面形貌的表征,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机理,最终优化出制备低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组合。结果在激光功率为20 W和30 W时,NiTi粉末不能够充分熔化造成熔道不连续,使得样品表面起伏增大,粗糙度值最大到7.8μm;增大激光功率到40W和50W时,粉末充分熔化,样品表面形貌明显改善;在相同功率下,扫描速度从200mm/s增加到500mm/s时,样品的粗糙度值也随之增大。结论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依次为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最终优化出的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50W、扫描速度200mm/s、扫描间距0.07mm,并在该工艺参数下制备的样品表面粗糙度值为1.38μm,与模型预测的值1.43μm接近,相差仅为9.97%。
王俊伟贺定勇吴旭王国红
关键词:选区激光熔化NITI形状记忆合金田口方法表面粗糙度
等离子喷涂高强韧纳米TiO_(2)涂层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2024年
为提高大气等离子喷涂(APS)TiO_(2)陶瓷涂层的结合强度及其摩擦磨损性能,采用喷雾造粒的纳米结构TiO_(2)粉末为原料,利用APS工艺制备出TiO_(2)陶瓷涂层,研究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并与常见的微米级TiO_(2)粉末制备的陶瓷涂层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微米TiO_(2)粉在喷涂前后相成分从板钛矿变为金红石和锐钛矿的混合相;而纳米团聚的TiO_(2)粉喷涂前后无明显的相成分变化,均以金红石相为主。纳米TiO_(2)涂层的孔隙率为1.4%,低于微米粉涂层的3.3%。纳米TiO_(2)涂层的力学性能优于微米涂层,微米涂层硬度为934.2 HV_(0.1),而纳米涂层的硬度为1349 HV_(0.1);纳米和微米涂层的弹性模量分别为203.1和185.8 GPa;纳米涂层的断裂韧性为2.1 MPa·m^(1/2),略高于微米涂层的2.0 MPa·m^(1/2);纳米涂层的结合强度可达46.8 MPa,是微米涂层的3.18倍(14.7 MPa)。此外,在相同的摩擦条件下,纳米TiO_(2)涂层的摩擦因数为0.69,比微米TiO_(2)涂层更低,纳米涂层的磨损体积也比微米涂层更少。综合来说,纳米TiO_(2)涂层相对于微米级TiO_(2)涂层体现出更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马凤孝郭星晔何翰伟吴旭周正贺定勇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