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高阶矩、HCCA模型与银行系统风险前瞻预判被引量:8
- 2016年
- 本文基于Corrado-Su的理论及修正,扩展了CCA模型,采用中国14家银行A股股价和资产负债表数据,测度了14家银行单个和联合违约距离及系统期望损失等风险指标。本文实证结果发现:1HCCA模型大致提前3~6个月或更长时间预测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来临,给金融部门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2HCCA模型显示中国银行业系统风险在高位不断累积,对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管控金融宏观风险提出了有益的警示。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应度量引入高阶矩(偏度和峰度)的隐性资产价值对违约距离和期望损失等风险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金融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加强政策措施的前瞻性预判。
- 张立华丁建臣
- 关键词:高阶矩违约距离
- 引入高阶矩的银行系统风险动态测度研究
- 回眸全球金融危机,防范和化解新的金融危机,对于当今的中国和世界各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007-2009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拉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金融系统风险管控和金融监管改革的序幕。宏观审慎政策下的金融系统...
- 张立华
- 关键词:上市银行股权市场金融系统
- 国际金融组织评测金融稳定与发展的全球动态
- 2016年
- 全球最大的两家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创立了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该框架下衡量金融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压力测试在质疑与期待声中已经走过16年(1999-2015),经历了名义宏观审慎—微观审慎—真正宏观审慎的压力测试的发展过程。回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FSAP压力测试的历史变迁,审视压力测试的预期效果,考察压力测试的主要风险演变,反思压力测试方法与建模的变化与争议,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压力测试的巨大挑战,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张立华
- 关键词:国际金融组织金融稳定金融发展
- 四维空间理论如何有效测度金融系统风险被引量:1
- 2015年
- 之前对于系统风险的测度基本上是从微观审慎的视角来计量的,并没有考察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度和替代性,研究的数据来源大多是依赖于资产负债表。本文从时间维度和跨域维度的分析视角,分析了金融危机时期主流方法在美国、英国和中国的研究脉络,论述了金融系统风险研究方法的最新策略;提出了基于四维数学时空交换不变性的两步测度方法,研究数据注重金融市场数据和资产负债表数据的综合利用,旨在保证金融系统风险测度的动态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 张立华丁建臣
- 关键词:金融系统风险金融危机
- 宏观审慎压力测试的全球成效被引量:2
- 2016年
- 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WorldBank)将对中国、德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爱尔兰、芬兰、白俄罗斯等20个国家开展新一轮的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压力测试,其中中国、圭亚那、印尼、牙买加、卢森堡、罗马尼亚等国家的FSAP压力测试将持续两年。
- 张立华
- 关键词:压力测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