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文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镀铬
  • 2篇渗氮
  • 2篇镁合金
  • 2篇合金
  • 1篇弹簧
  • 1篇电偶
  • 1篇电偶腐蚀
  • 1篇镀铬层
  • 1篇形貌
  • 1篇性能比较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盐溶液
  • 1篇盐浴
  • 1篇盐浴渗氮
  • 1篇氧化层
  • 1篇氧化膜
  • 1篇英文
  • 1篇射线
  • 1篇渗层
  • 1篇室温

机构

  • 9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广东省新材料...
  • 1篇重庆建设工业...

作者

  • 9篇高文
  • 8篇张津
  • 6篇连勇
  • 4篇黄进峰
  • 3篇张乐
  • 2篇朱阮利
  • 2篇吴帅
  • 1篇张程
  • 1篇赵超
  • 1篇刘宸旭
  • 1篇余强
  • 1篇任青松
  • 1篇朱晓辉
  • 1篇刘凯

传媒

  • 2篇工程科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摩擦学学报(...
  • 1篇表面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198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镁合金在盐溶液中的腐蚀产物及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EW75,AZ31,AZ91镁合金在盐水中腐蚀产物的形貌和应用。方法分析镁合金在盐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产物的形貌,并与传统化学合成的纳米氢氧化镁进行比较。结果 3种镁合金在35℃、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经过大约60 h腐蚀浸泡,可以得到网状、多角星状或松针状的微纳型腐蚀产物。结论通过控制腐蚀条件,在镁合金表面实现微纳型氢氧化镁的可控制备,该方法制备简单,应用便捷,绿色环保。
刘宸旭张津朱阮利高文朱晓辉
关键词:镁合金盐溶液形貌
60Si2CrVA弹簧钢断口及断裂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60Si2Cr VA弹簧在服役状况下,运行寿命不到设计寿命的1/3,发生了断裂。为了分析弹簧的断口和断裂原因,根据该弹簧钢的制造和服役状况,对断口宏观形貌、SEM照片进行了分析;并对弹簧钢的应力分布、化学成分、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弹簧断裂为疲劳断裂,其失效起源于表面缺陷和最大切应力的共同作用,且弹簧内部组织有石墨化现象,硬度高,韧性降低,导致了整个工件的断裂。提出了该弹簧在加工过程、检测过程及热处理过程中的一些改进的措施。
张乐连勇高文张津
关键词:海洋环境
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行为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现代战争对身管武器技战术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在服役过程中的损伤退化制约着高性能武器的发展。为揭示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的行为与机制,简述了身管内膛镀铬层的制备过程,并对身管内膛镀铬层-钢基体界面损伤退化行为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等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以及延缓身管失效的途径进行了展望。
高文张津黄进峰连勇张乐马旻昱赵超张尊君刘凯
关键词:镀铬层钢基体
热模钢渗氮与30SiMn2MoVA镀铬性能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30SiMn2MoVA钢作为我国传统轻武器身管用钢,逐渐不能满足现代武器的要求,内膛镀铬处理带来的问题也急需解决。选用一种新研发的具有良好室温、高温和低温强韧性匹配的热模钢25Cr3Mo2NiSiWVNb,结合其合金元素种类,通过盐浴渗氮进行表面改性,并与30SiMn2MoVA镀铬进行比较。开展了30SiMn2MoVA镀铬和热模钢渗氮后组织形貌观察、硬度检测以及热模钢渗氮前后物相变化的分析,并针对身管储存要求及实际射击工况,对两种试样的耐蚀性和耐高温磨损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模钢渗氮后硬度高于镀铬层,在3.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能与镀铬层相当,但是耐高温磨性能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付航涛张津黄进峰连勇张程高文
关键词:镀铬热模钢渗氮磨损
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的高温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采用球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针对某特殊工况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热作模具钢在室温、200、400、500和600℃下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该钢的磨损行为和磨损机制,并测试了不同温度磨损后材料亚表层的应变硬化区深度.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钢的磨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摩擦系数随着温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室温和200℃下磨损时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随着环境温度升高到400和500℃时,磨损表面生成一层致密氧化物并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厚,呈轻微氧化磨损特征;600℃时,高温磨损表面的氧化物层继续增厚,但在试验载荷持续挤压下,氧化层出现破裂剥落,磨损率急剧升高,表现为氧化磨损;材料亚表层在磨损后产生明显的应变硬化,硬化效果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
吴帅付航涛连勇高文张津黄进峰
关键词:热作模具钢氧化层
人体信息成象新方法的研究
高文
关键词:逆解
硅烷对EW75镁合金和TC4钛合金电偶腐蚀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15年
硅烷处理对镁合金具有良好的保护性。为了抑制Mg-7Gd-5Y-Nd-Zr(EW75)稀土镁合金和Ti-6Al-4V(TC4)钛合金的电偶腐蚀作用,以自腐蚀镁合金为对照组,对硅烷改性和未改性的镁合金与TC4钛合金的电偶腐蚀进行了研究。用数码照片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浸泡48 h后的镁合金表面形貌,样品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电偶腐蚀电流密度分别用极化曲线和电偶腐蚀测量来表征获得。结果表明,硅烷膜可以减少失重比,使腐蚀形式由点腐蚀变为均匀腐蚀,因此硅烷改性的镁合金比未改性的镁合金具有更好的抗电偶腐蚀能力,其原因是硅烷膜可以提高镁合金的电位,并减小电偶腐蚀电流密度。
朱阮利张津高文
关键词:稀土镁合金钛合金电偶腐蚀
氧化膜对14Cr12Ni2WMoVNb钢QPQ渗层的室温摩擦磨损和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研究14Cr12Ni2WMoVNb钢QPQ(淬火—抛光—淬火)处理后的氧化膜对渗层室温摩擦磨损和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膜对渗层室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与载荷大小有关.在摩擦时间均为4 min情况下,载荷较小(50 N)时,氧化膜可以降低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载荷较大(100 N)时,氧化膜被破坏无法降低体积磨损率.氧化膜可明显提高渗层的耐腐蚀性能.含氧化膜试样的极化曲线有明显的钝化区,点蚀电位为-13 mV,去除氧化膜试样在盐雾腐蚀12 h后表面有大范围的腐蚀区域,而含氧化膜试样盐雾腐蚀48 h后才有大区域腐蚀发生.
张乐张津余强李洪连勇高文任青松
关键词:氧化膜摩擦学性能
低温盐浴渗氮对Custom 465钢耐蚀及耐磨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提高Custom 465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耐磨性,分别在440、480和520℃对580℃时效后的样品进行了2 h的盐浴渗氮,使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电化学工作站、球盘式摩擦磨损仪、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等设备,研究渗氮温度对Custom 465钢表面物相、硬度、渗层显微形貌、耐蚀性及耐磨性的影响.随着渗氮温度升高,耐蚀性逐渐降低,但表面硬度增加,520℃处理后表面硬度增大到1240 HV,较未处理试样的400 HV明显上升,渗层厚度达到22μm.440℃渗氮后表面物相为氮在马氏体基体中过饱和的α'N,点蚀电位降低约60 m V;480℃时有少量CrN相析出,引起点蚀电位降低约180 mV,同时磨损体积下降约43%;520℃时CrN相的含量明显升高,自腐蚀电位降低约70 mV,无明显的稳态钝化区,磨损体积降低82%,减磨效果明显.
付航涛张津吴帅黄进峰高文连勇
关键词:渗氮耐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