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红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肾脏纤维化是引发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所有慢性肾脏疾病最终可发展为肾脏纤维化。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输尿管阻塞、糖尿病等均可引发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肌成纤维细胞聚集,并通过促纤维化因子增加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减少其降解,从而形成肾间质纤维化,损伤肾功能。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控制加剧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来防治肾脏纤维化,但患者预后改善并不显著。
- 孙阳赵艳红卢永新朱芸
- 关键词:肾脏纤维化发病机制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初次HD血管通路选择及内瘘使用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究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初次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选择及内瘘使用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登记进行HD的ESR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管通路建立情况,将患者分为AVF和CVC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初次HD时血管通路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ESRD患者中,建立AVF的患者有12例(15%),建立CVC的有68例(8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ESRD患者性别、年龄、BMI、肾小球滤过率、ESRD病因等影响对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AVF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CVC组为57.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P<0.05)。且80例患者维持性透析中6个月内,AVF组患者转为肾移植的有1例,11例仍使用AVF治疗,治疗转换率为8.33%(1/12);CVC组改为AVF的有48例,改为腹膜透析有5例,改为肾移植有2例,仅13例仍为CVC,治疗转换率为80.88%(55/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区域分布、户口所在地、建议造瘘至开始透析时间均为AVF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B=-2.954、3.024、-2.479、-2.259,P均<0.05)。结论:大部分HD患者初次透析血管通路为深静脉导管,初次透析AVF使用率很低。且初次透析时AVF的使用率影响因素涉及多方面,其中教育程度、区域分布、户口所在地、建议造瘘至开始透析时间均会影响患者的选择。
- 赵艳红李红梅杨崇猛童宗武孙阳
-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内瘘
- 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海昆肾喜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37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海昆肾喜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于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超过6个月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HFHD治疗,联合组给予HFHD联合海昆肾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24 h尿蛋白定量(UAER)],相关炎性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水平[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和UAER显著降低,Ccr显著升高,血清IL-6、hs-CRP、TNF-α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和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Ccr、GSH-Px和SOD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UN、Scr、UAER、IL-6、hs-CRP、TNF-α和MD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HFHD与海昆肾喜胶囊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缓解炎性状态,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效果比单一HFHD治疗更佳,推荐临床使用。
- 赵艳红李红梅孙阳
-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海昆肾喜胶囊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
- 维持性血液透析11年患者妊娠37周成功分娩一例
- 2018年
- 患者,女,38岁,因“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小球肾炎”于2006年3月在本科行维持性每周3次血液透析,渐无尿,透析间期体重增加1.5—2.5kg。既往“高血压”病史,2015年行“左上肢动静脉人工内瘘人工血管转流术”,
- 李红梅赵艳红朱芸童宗武孙阳
- 关键词:肾透析妊娠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