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林
- 作品数:30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5年
- 目的 研制通用型后路椎间盘镜枪式椎板咬骨钳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设计、制造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 ,将其应用于 5 0例MED手术 ,随访观察疗效。 结果 术中移动工作通道次数明显减少 ,操作简捷。 4 1例随访平均7.6月 ,优良率 92 .7%。 结论 通用型枪式椎板咬骨钳可增大镜下可操作空间 ,容易进入侧隐窝和椎间孔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
- 王大林吴小涛王黎明蒋纯志王以进
- 关键词:椎板间隙入路
- 无“盲区”MED器械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制无“盲区”MED(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器械系统,应用该系统在尸体上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传统MED器械进行改良,研制出无"盲区"MED器械系统。采用10具成年男性腰椎防腐标本,在L2/3、L4/5左侧使用直头枪钳行椎板部分切除术、小关节部分切除术,L2/3右侧使用通用枪钳行相同术式;L4/5右侧用无“盲区”MED器械系统行MED,以上节段均垂直固定通道管;在L5/S1两侧分别用传统MED器械和无“盲区”MED器械行MED术。镜下标记无“盲区”MED器械操作范围,术后测量椎板缺损区和器械操作区域范围及神经根暴露长度。结果:L2/3、L4/5两侧椎板缺损区纵径和横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4/5、L5/S1两侧器械操作范围纵径和横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4/5两侧神经根暴露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L5/S1两侧椎板缺损区纵径和横径及神经根暴露长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盲区”MED器械系统设计合理,操作简捷,能克服内窥镜下手术中的器械“盲区”。
- 王大林吴小涛陈辉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尸体
- 动力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动力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此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6例,男8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56.6岁。按AO/ASIF分型:A3型6例,Q型16例,C3型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平均10个月。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0例,良13例,可3例。结论动力外固定支架结合微创可注射型人工骨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曾逸文王大林王黎明桂鉴超徐杰王钢锐郑圣鼐
-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外固定器植骨
- 微创椎体支撑器
- 本发明的微创椎体支撑器包括主体伸缩网,该椎体支撑器采用钴铬钨镍合金丝交织成网连接成一个整体,该网环绕成中空的圆柱结构形成主体伸缩网。所述的主体伸缩网,沿椎体支撑器的轴线顺序排列,设置在微创椎体支撑器的外圆周上。主体伸缩网...
- 王大林王黎明
- 文献传递
- “无盲区”器械系统的研制及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中应用
- 第一部分:“无盲区”器械系统的研制及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中应用 目的 研制“无盲区”器械系统(no-blind-area surgical instrument system,NBSIS),对该系统进行尸体实验研究...
- 王大林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微创手术尸体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融冰除雪的应急修补水泥用磷酸镁凝珠、其制法及修补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融冰除雪的应急修补水泥用磷酸镁凝珠、其制法及修补方法,该凝珠包括PVA水溶膜和内容物,内容物按质量份数包括:重烧氧化镁2‑3份、磷酸二氢铵1份、缓凝剂0.15‑0.25份、丙烯酰胺0.3‑0.6份、过硫酸...
- 周扬郑杨泽之罗浩原王大林黄晓明
- 微创椎体支撑器
-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椎体支撑器包括主体伸缩网,该椎体支撑器采用钴铬钨镍合金丝交织成网连接成一个整体,该网环绕成中空的圆柱结构形成主体伸缩网。所述的主体伸缩网,沿椎体支撑器的轴线顺序排列,设置在微创椎体支撑器的外圆周上。主体伸...
- 王大林王黎明
- 文献传递
- 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MIIG)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月,采用此方法治疗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8例,Denis分型:A型5例,B型16例,C型8例,D型3例,E型6例。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腰背疼痛VAS评分、神经功能分级,并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8~36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骨折椎体近似解剖复位34例,椎体高度恢复4/5者4例,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腰背疼痛VAS评分手术前、后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未见人工骨灌注后造成椎管渗漏,随着新骨的长入MIIG逐步完全被新骨替代。全部骨性愈合,无断钉、断棒、退钉及松动现象。于术后10~15个月取出内固定,骨折椎体未发生再塌陷,仅2例遗留腰背痛。结论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可减少椎体高度、角度丢失及纠正后凸畸形,减轻腰背疼痛,手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 费俊梁王黎明蒋纯志王大林
- 关键词:腰椎骨折骨移植
- 脊柱退行性疾病微创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吴小涛茅祖斌庄苏阳韦继南王大林洪鑫王宸陈辉孔翔飞李永刚
- 2000年10月1日~2008年12月31日,由1项江苏省卫生厅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厅资助课题、2项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东南大学研究基金、东南大学新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等7个...
- 关键词:
-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疾病微创治疗
- 微创骨小梁金属椎体支架
- 微创骨小梁金属椎体支架包括主体伸缩环(1)和连接环(2),主体伸缩环(1)有多层,分别设置在微创骨小梁金属椎体支架的外圆周上,沿微创骨小梁金属椎体支架的轴线顺序排列,连接环(2)设置在微创骨小梁金属椎体支架的外圆周上,沿...
- 王大林王黎明徐燕徐杰曾逸文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