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粘连性
  • 1篇粘连性小肠梗...
  • 1篇术后
  • 1篇窦道
  • 1篇外瘘
  • 1篇胃肠术后
  • 1篇小肠
  • 1篇小肠梗阻
  • 1篇梗阻
  • 1篇封堵
  • 1篇封堵术
  • 1篇封堵术治疗
  • 1篇Α-氰基丙烯...
  • 1篇DSA
  • 1篇肠梗阻
  • 1篇肠梗阻导管
  • 1篇肠外
  • 1篇肠外瘘

机构

  • 2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2篇蔡晓燕
  • 2篇吕强
  • 2篇乔德林
  • 2篇杨志强
  • 2篇孙奇
  • 2篇张亚运
  • 2篇夏荣龙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6
2015年
目的评估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8月221例入院诊断为单纯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n=111)、鼻胃管(n=110)减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部立卧位X线平片示气液平面消失时间,治愈率、有效率及中转手术率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要求置管成功。与鼻胃管相比,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胀腹痛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胃肠减压引流量显著增加。可提高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并降低中转手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董江楠蔡晓燕乔德林陈石伟杨志强吕强孙奇张亚运夏荣龙
关键词:粘连性小肠梗阻肠梗阻导管
DSA导引下经窦道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改良胶封堵术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15例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评价DSA导引下经窦道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改良胶(Glubran 2)封堵术在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胃肠手术后肠外瘘患者15例,分析应用DSA导引下经窦道Glubran 2封堵术治疗肠外瘘的愈合情况。结果 15例胃肠术后肠外瘘患者中,14例一次封堵成功,1例3个月后复发,再次封堵后治愈;13例胃肠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或肠瘘,经过3~4周保守治疗及通畅引流后,经窦道造影确诊为肠外瘘,予以Glubran 2封堵成功,2例造影后放置引流管,2~5 d后封堵成功,1周内治愈出院。结论 DSA导引下经窦道Glubran 2封堵术治疗胃肠术后肠外瘘可以有效促进肠外瘘的愈合,可在肠外瘘形成早期使用,疗效可靠,对高龄患者更有优势。
董江楠蔡晓燕乔德林陈石伟杨志强吕强孙奇张亚运夏荣龙
关键词:肠外瘘封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