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芳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孤独症
  • 4篇儿童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伽玛刀
  • 2篇腺癌
  • 2篇儿童孤独症
  • 2篇干预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病
  • 1篇蛋白
  • 1篇遗传代谢
  • 1篇遗传代谢病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技术
  • 1篇治疗儿童
  • 1篇谱系
  • 1篇谱系障碍
  • 1篇迁移
  • 1篇迁移率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郑州市儿童医...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2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王晓芳
  • 2篇李灵招
  • 2篇单国用
  • 2篇吴晓东
  • 2篇张松
  • 2篇段桂琴
  • 2篇宋春兰
  • 2篇王磊
  • 2篇徐海萍
  • 1篇姚梅玲
  • 1篇刘月华
  • 1篇张展
  • 1篇李静
  • 1篇李怀玉
  • 1篇张大勇
  • 1篇姚坤
  • 1篇王金铭
  • 1篇朱海
  • 1篇王萍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临床探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析阿立哌唑治疗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儿童孤独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64例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实施氯氮平进行治疗,实验组32例患儿实施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临床症状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Conners父母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儿童孤独症及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实施阿立哌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
王晓芳
关键词:阿立哌唑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
血串联质谱检测在孤独症儿童诊断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血串联质谱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6名ASD儿童血串联质谱检测数据。结果836例ASD儿童中检测出遗传代谢性疾病32例,二者共患率为3.8%。其中1例存在苯丙酮尿症,3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1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3例瓜氨酸血症,2例精氨酸血症,2例脂肪酸代谢障碍,20例存在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结论血串联质谱检测可以尽早发现ASD儿童共患遗传代谢性疾病,对ASD儿童的全面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宋春兰段桂琴徐海萍王晓芳
关键词:孤独症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技术儿童
早期丹佛干预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运用效果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分析早期丹佛干预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46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丹佛干预,对比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临床总体印象-总体改善(CGI-I)量表。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CARS总分及15个项目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30%vs 6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0,P=0.032);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6.96%vs 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9,P=0.044)。结论 早期丹佛干预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及情感反应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王晓芳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伽玛刀治疗组(A组)32例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组(B组)33例。分别于治疗后1、3、6、9、12个月行增强CT扫描及CA199检查,此后每6个月复查1次,共随访36个月。观察2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临床受益率A组为53.13%,B组为84.85%(P=0.006)。中位生存时间A组为11.00个月,B组为23.0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A组为16.37个月,B组为22.28个月(P=0.017)。2组患者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胰漏、皮肤灼伤、脏器穿孔及放射性肠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安全、有效,在改善生活质量特别是控制癌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王磊李灵招王晓芳单国用刘蕊张松吴晓东
关键词:胰腺癌复方苦参注射液伽玛刀
关键性技能训练法干预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RT)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干预效果,为ASD儿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诊断为ASD的2~5岁儿童4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PRT组,每组各23例。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均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进行评估。结果常规组治疗3个月后ABC总分、交往能区、躯体运动能区、生活自理能区分数均降低(t=5.505、3.102、3.425、4.058,P<0.05)。PRT组治疗3个月后ABC总分、感觉能区、交往能区、躯体运动能区、语言能区、生活自理能区及CARS总分均降低(t=6.087、2.861、4.618、5.509、5.621、6.578、7.398,P<0.05)。PRT组ABC总分、交往能区、躯体运动能区、语言能区、生活自理能区及CARS总分分数差值显著高于常规组(t=8.965、5.488、3.761、5.508、2.612、5.618,P<0.05)。结论PRT治疗可有效改善ASD儿童的社交、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能力等。
宋春兰姚梅玲段桂琴徐海萍王晓芳刘秋云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微小RNA-26 a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A1抑制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的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微小RNA-26a(miR-26a)靶向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1)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和SiHa细胞各分为4组(miR-26a模拟物组、模拟物对照组、miR-26a抑制物组、抑制物对照组),利用生物信息学靶基因网站预测 miR-26a 与 HMGA1的关系,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法验证miR-26a对HMGA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6a和HMGA1的表达,采用体外迁移试验和体外侵袭试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 (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法显示,含miR-26a的质粒和含HMGA1基因的重组质粒共同转染宫颈癌细胞系 HeLa 细胞和 SiHa 细胞后,与模拟物对照组比较,其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下降至60.57%,69.95%(P〈0.05).(2)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显示,HeLa细胞和SiHa细胞的miR-26a模拟物组中miR-26a和HMG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增加和降低,抑制组中miR-26a和HMGA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降低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蛋白印迹法显示,HeLa细胞和SiHa细胞的miR-26a模拟物组中HMGA1的表达水平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降低,抑制组中HMGA1的表达水平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体外迁移试验显示,HeLa细胞和SiHa细胞的miR-26a模拟物组中穿透基底膜细胞数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降低,抑制组中穿透基底膜细胞数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体外侵袭试验显示,HeLa细胞和SiHa细胞的miR-26a模拟物组中穿透基底膜细胞数与模拟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降低,抑制组中穿透基底膜细胞数与抑制物对照组相比分别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
张展王金铭刘月华李静王晓芳朱海王萍
关键词:宫颈癌迁移HMGA1
伽玛刀联合GP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伽玛刀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75例不能手术切除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APC)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伽玛刀+化疗组)39例,伽玛刀联合"GP方案"全身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同化疗组;B组(化疗组)36例,应用"GP方案"全身化疗,具体:吉西他滨注射液1 000 mg/m2d1,8+顺铂注射液75 mg/m2分d1-4应用,21d为1疗程。2组患者均按期完成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患者治疗后1、2、3个月行增强CT扫描及CA199复查,以后为每3个月1次,共随访30个月。结果 A组临床受益率:B组临床受益率=84.62%:58.33%(χ2=6.414,P=0.011<0.05),2组中位生存期为13.00月:9.00月,平均生存时间A组为15.13个月:B组为12.15个月(P=0.035<0.05)。2组75例病人中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无1例术后及化疗后出现胰漏、出血、脏器穿孔及Ⅳ度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伽玛刀联合GP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是一种新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探讨。
王磊李灵招王晓芳单国用张松吴晓东李怀玉张大勇姚坤
关键词: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伽玛刀化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