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淑环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梗塞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介入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溶解

机构

  • 6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6篇魏淑环
  • 1篇徐晶
  • 1篇张朝雷
  • 1篇苏大宇
  • 1篇张艳铭
  • 1篇李春艳
  • 1篇邢平
  • 1篇李大鹏
  • 1篇邢萍
  • 1篇张明亮
  • 1篇郑丽梅
  • 1篇张桂霞
  • 1篇王立恒
  • 1篇张立敏

传媒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新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 观察并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和社区义诊筛查的H型高血压患者5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各264例,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水平、Hcy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型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张桂霞魏淑环郑丽梅张立敏王立恒朱小丹
关键词:H型高血压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临床治疗效果
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5
2005年
邢平魏淑环张艳铭
关键词: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随访与健康教育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出院后随访对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复发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29~76岁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同样给予程序化健康教育,但出院后继续随访和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满1a进行随访总结,观察两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复发再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别为95.12%和79.49%(P<0.01);年复发再入院率为14.63%和32.05%(P<0.01);病死率为3.7%和6.4%(P<0.01)。结论出院后随访及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减少重复住院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魏淑环邢萍李春艳
关键词:心力衰竭随访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比较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直接PCI)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首次发生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62例,其中30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治疗(直接PCI组),32例患者接受UK静脉溶栓治疗(UK)组),两组均于发病6h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院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接PCI组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高于UK组(96.7%∶62.5%),P<0.05。临床疗效:直接PCI组再发梗塞、发生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力衰竭比率明显低于UK组,(13.3%∶34.4%),P<0.05。二周后超声心动图显示,直接PC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UK组(64.9±7.6)%∶(49.1±7.3)%,P<0.05,也明显高于UK组中溶栓成功组(64.9±7.6)%∶(53.4±8.5)%,P<0.05。结论:直接PCI是AMI早期再灌注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IRA再通率,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
苏大宇李大鹏魏淑环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血栓溶解急性心肌梗塞
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的纤溶功能改变及血脂康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并高血脂症患者纤溶、纤溶储备功能的改变及血脂康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人[其中12例总胆固醇(TC)升高;10例甘油三酯(TG)升高;18例TG、TC均升高],于入院第1天采集静脉血测定纤溶指标后服用血脂康(0.6mg,每日2次);于4周后再次行纤溶指标检查,同时做静脉闭塞实验以确定最大内皮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并与10例正常者对比。结果:经4周血脂康治疗后,t-PA活性、t-PA/PA I比值明显升高(P<0.01)纤溶储备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血脂康能明显改善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纤溶储备功能。
徐晶魏淑环公兰兰
关键词:高血脂症冠心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含量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ACS)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28例ACS[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1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5例]患者及25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sICAM-1含量。结果:ACS患者的sICAM-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sICAM-1的水平在AMI与UAP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ICAM-1可以作为无创伤性的,检测不稳定冠脉斑块的指标,可预测ACS的发生。
张朝雷张明亮魏淑环公兰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细胞粘附分子心肌梗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