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乃忠
- 作品数:13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海门市海南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1999中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典型考题解析
- 2000年
-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必要工具.同学们必须牢固地掌握.本文对1999中考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典型考题进行解法指导,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 张乃忠
- 关键词: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考题解考题解法指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 2003年
- 张乃忠徐强
-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初一教学目的
- 打折销售中的数学
- 2003年
- 张乃忠
- 关键词:数学利润率解法
- 日历·数阵·幻方
- 2003年
- 《初中生数学学习》2002年12月刊载了有关日历中的数学问题,本文拟在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这类问题与其他数阵间的关系.1.日历与自然数阵如图1,用1~2002中的整数按连续排列的方式组成“自然数阵”.若用矩形框任意框出16个数,问:这16个数之和能否①等于2000?②等于2002?能否迅速作出判断?
- 张乃忠
- 关键词:日历数阵幻方教学数学解题
- 中考概率考点赏析
- 2009年
- 概率问题作为各地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围绕的是对课标中所涉及内容的考查.在中考中,关于概率的考题多设置为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要求学生能分清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并能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学习时要多接触现实生活,多作实验,留心身边的事,把实际问题与理论知识结合到一块来考虑问题.本文拟列举中考中的常见考点进行分析与点评,供教师参考.
- 张乃忠
- 关键词:中考考点赏析情境
- 中考“概率”新视点
- 2008年
- 概率是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材中涉及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密切联系生活与现实世界,使数学情景新颖别致丰富多彩.近年来常与几何、函数、方程等知识点相结合。
- 张乃忠
- 关键词:数学教材同色树状图频率稳定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典型中考考题解析
- 2007年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解决一些应用问题的必要工具,同学们必须牢固地掌握.本文对中考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问题的典型考题进行解法指导,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 张乃忠
- 关键词: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中考不等号考题
- 时针与分针的夹角
- 2005年
- 解决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的关键是搞 清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分针 每分钟(钟面上转过一小格)转过6°;时针每小 时转过30°,时针每分钟转过0.5°.因此,对于 m点n分时:时针转过的度数为m×30°+n× 0.5°,分针转过的度数为n×6°,所以时针与分 针的夹角α=|m×30°+n×0.5°-n×6°|, 即α=| m×30°-n×5.5°|.若上式得到的角 大于180°,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应为360°减去 上式得到的角,即360°-α. 解决时针与分针的夹角问题的关键是搞 清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每分钟转过的角度.分针 每分钟(钟面上转过一小格)转过6°;时针每小 时转过30°,时针每分钟转过0.5°.因此,对于 m点n分时:时针转过的度数为m×30°+n× 0.5°,分针转过的度数为n×6°,所以时针与分 针的夹角α=|m×30°+n×0.5°-n×6°|, 即α=| m×30°-n×5.5°|.若上式得到的角 大于180°,则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应为360°减去 上式得到的角,即360°-α.
- 张乃忠
- 关键词:分针度数
- 根的判别式△的主要应用及解法指导
- 2000年
-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判别定理(人教版《代数》第三册第27页)是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从本质上反映了根与系数之问的有机联系.它在代数、几何中应用相当广泛,在历年的中考试卷考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本文介绍△的几种主要应用及解法指导,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 张乃忠
- 关键词:解法指导《代数》中考试卷一元二次方程根判别定理考题
- 善于发现规律,寻找解题途径--由日历中的方程说起
- 2003年
- 张乃忠
- 关键词:解题日历数学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