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登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新闻
  • 4篇文化
  • 2篇新文化
  • 2篇战争
  • 2篇贴近
  • 2篇文化运动
  • 2篇媒体
  • 2篇副刊
  • 2篇报刊
  • 1篇党报
  • 1篇党报副刊
  • 1篇第二次国内革...
  • 1篇第二次国内革...
  • 1篇典型人物报道
  • 1篇典型人物宣传
  • 1篇新文化运动
  • 1篇新闻传媒
  • 1篇新闻改革
  • 1篇新闻工作
  • 1篇新闻工作者

机构

  • 11篇四川省新闻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日报报业...
  • 1篇四川人民出版...

作者

  • 11篇徐登明
  • 1篇张鹏
  • 1篇黄玉顺

传媒

  • 6篇新闻界
  • 2篇传媒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文史杂志
  • 1篇中国出版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办好副刊,关键何在
2003年
抓住四个方面 副刊作为报纸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党报的副刊,如何把它办成报纸的亮点,则是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宣传水平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市、州党报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抓好副刊出版,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徐登明
关键词:报纸副刊人文关怀选题策划稿件质量
五四运动前后的四川期刊被引量:2
1999年
五四运动时期,四川处于军阀统治的防区割据状态。据统计,从1912年的“成都兵变”到1932年的“二刘大战”,20年间共发生了470多次军阀混战。连年不绝的战争严重阻碍了四川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报刊出版也倍受影响。在这军阀统治万马齐喑的局面下,陈独秀等...
徐登明
关键词:五四运动前后文化运动基尔特社会主义四川教育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新文化
典型宣传与典型报道的异同
1998年
一)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一种传播活动,都以事实为基础,用事实说话。所传播的对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或者叫做代表性。2两者的传播对象都是植根于社会现实中的典型,而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这种典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一定时期社...
徐登明
关键词:新闻媒体典型人物宣传新闻传媒新闻信息源传播媒体典型人物报道
四川期刊发展史略被引量:3
1997年
四川期刊发展史略□徐登明四川期刊业是清末照相制版、铅印、石印等现代印刷技术进川后,在维新运动的冲击下出现的。最早的一批刊物就是具有维新思想的宋育仁、傅樵村、杨庶堪等创办的《渝报》、《蜀报》、《启蒙通俗报》、《广益丛报》等。《渝报》是四川期刊史上的第一...
徐登明
关键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维新思想川汉铁路留日学生维新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期刊被引量:5
2005年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期刊》一文,以翔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对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期刊的发展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对抗日战争时期以四川为主的大后方期刊作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舆论阵地的历史意义进行了阐释。
徐登明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期刊界新闻工作者全民抗战大后方文化人
四川报刊业 推进集团跨地区 跨媒体经营被引量:2
2004年
经过几年的调整,四川省报刊出版秩序大为改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以行政部门为依托的条块式的报刊出版体制已经基本改变,以党报、党刊为核心,整合面向市场的一些报刊组成集团,以集团带动一些零散报刊的新的体系已经形成.
徐登明
关键词:报刊业跨地区经营跨媒体经营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至2002年四川报刊产业发展回顾
2003年
徐登明
关键词:报刊产业
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应更加辉煌
2000年
徐登明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中国民族人类文明
杰出的编辑出版家──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被引量:2
1994年
杰出的编辑出版家──纪念叶圣陶诞辰100周年徐登明叶圣陶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出版家。他从事编辑出版工作长达70余年。在他一生的编辑出版活动中,先后编辑过刊物有《诗》月刊、《文学周报》、《...
徐登明
关键词:叶圣陶编辑出版工作开明书店救国救民国民党
改革呼唤社会主义新闻市场
1993年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响应党的十四大号召,努力扩大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闻工作如何跟上时代潮流,进行本身的改革,这是新闻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四川几位青年学者为此围绕'社会主义新闻市场'这个命题进行笔谈,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可贵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具有商品的属性,通常称为信息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同样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对本身的体制、采编工作、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与此同时,它们作为党的舆论工具,都担负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重要职能,特别要注意掌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因而它的各项改革,应该遵循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如何处理好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深化新闻改革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欢迎关心新闻改革的人们就四川几位青年学者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将在'新闻理论探讨'栏目中发表有关文章。
黄玉顺徐登明娄汝壮张鹏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具新闻市场新闻学界新闻体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