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远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碎石
  • 6篇结石
  • 5篇输尿管
  • 5篇碎石术
  • 5篇尿管
  • 3篇输尿管结石
  • 2篇震波碎石
  • 2篇输尿管镜
  • 2篇术后
  • 2篇体外震波
  • 2篇体外震波碎石
  • 2篇尿道
  • 2篇前列腺
  • 2篇结石成分
  • 2篇ESWL治疗
  • 2篇冲击波碎石
  • 1篇弹道碎石
  • 1篇弹道碎石术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机构

  • 11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1篇马志远
  • 2篇李丽
  • 1篇刘克旭
  • 1篇刘乃胜
  • 1篇吴国志

传媒

  • 4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SWL治疗重复肾Y型输尿管畸形合并结石2例分析
2008年
马志远孙毅兴卢吉祥
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导致性功能障碍的分析
1999年
刘乃胜马志远孙毅兴刘学振
关键词:后尿道损伤骨盆骨折性功能障碍阳萎预后两者关系
不同冲击波能量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血常规和生物标志物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对血常规和生物标志物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60例,依照体外冲击波能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能量组、中能量组和高能量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血常规及生物标志物水平。结果:中、高能量组碎石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明显高于低能量组(P<0.05)。低、中能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低于高能量组(P<0.05)。术前三组患者血肌酐(Cr)、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d三组患者RBC均明显下降,WBC、PLT均明显升高(P<0.05),而Cr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三组患者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0d三组患者MDA、ET-1、mAlb水平相较术前明显升高,且中能量组提升明显(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对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应用中能量冲击波能够提升结石粉碎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物标志物水平。
马志远
关键词: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血常规生物标志物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取1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70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及一次碎石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开展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马志远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结石清除率
结石定性分析的化学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0年
孙毅兴昝小华马志远
关键词:尿石症结石成分分析化学方法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治疗中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治疗中输尿管与微创经皮肾镜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医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挑选89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施输尿管镜碎石术,观察组47例实施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比评价两组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效果优于输尿管镜碎石术,结石清除率效果显著,而且更为安全可靠,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马志远侯庆泽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输尿管镜微创经皮肾镜
TURP与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TURP,观察组采用TUV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前列腺症状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膀胱容量(VMCC)、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前列腺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Qmax、VMCC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7%,低于对照组的14.63%(P<0.05)。结论TU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较TUR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前列腺恢复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马志远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
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尿外渗15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马志远刘克旭李丽吴国志
关键词:碎石术
交感神经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交感神经β_(2)肾上腺素受体(β_(2)AR)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88例前列腺癌患者,检测β_(2)AR基因多态性,调查、随访患者的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88例患者随访到2021年11月1日,平均随访时间(28.17±2.81)个月,复发18例,复发率为20.5%。复发组的年龄、临床分期、术前Gleason评分、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体重指数、肿瘤直径与非复发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检测结果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复发组的β_(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非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_(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为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β_(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0和0.86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复发比较常见,β_(2)AR Arg389Gly GG基因型与等位基因G为影响前列腺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马志远
关键词:前列腺癌复发交感神经基因多态性
结石成分对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效果的影响
2006年
马志远孙毅兴李丽
关键词:碎石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