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瀛 作品数:15 被引量:6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文拉法辛对慢性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文拉法辛对慢性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0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噻托嗅胺联合文拉法辛治疗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安慰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即SDS量表的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为51±1.3,对照组的评分为60±2.6,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为78%,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96%,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文拉法辛对慢性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抑郁情况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龙瀛 胡建平关键词:文拉法辛 抑郁 生活质量 遂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扩张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分析遂宁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COPD防治支气管扩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2020年遂宁地区三甲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91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支气管扩张分为对照组(不合并支气管扩张,n=242)和观察组(合并支气管扩张,n=49),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合并呼吸道感染、脓性痰比例、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率等级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的危险因素。结果 AE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占16.84%(49/291);观察组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V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OR=2.515)、GOLD分级III/IV级比例高(OR=3.654)、吸烟(OR=3.472)、糖尿病(OR=3.829)、细菌感染(OR=4.159)是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遂宁地区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的风险较高,其肺功能下降较为明显,且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率较高。对于男性、GOLD分级III/IV级比例高、吸烟、糖尿病、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给予干预措施,可降低COPD患者发生支气管扩张的风险。 龙瀛 罗晓斌 李蓉 姚宇 胡建平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流行病学特征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肺腺癌的发病率及生存趋势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肺腺癌流行病学的最新趋势。方法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EER)收集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肺腺癌病人资料,分析年龄调整后的发病率、年龄标准化后的相对生存率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肺腺癌病人310702例,年龄调整后发病率分别从2000年的21.3/100000上升到2016年的21.5/100000,特别是在女性、年龄≥70岁、黑种人、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AI/AN)、亚洲/太平洋岛民(API)、病理分级Ⅰ级、局限期和远处转移者中,分别从2000年的18.6/100000、110.3/100000、22.4/100000、6.5/100000、16.6/100000、1.7/100000、4.3/100000、11.0/100000上升至2016年的20.8/100000、135.0/100000、23.8/100000、8.5/100000、19.1/100000、2.0/100000、5.5/100000、11.4/100000,其中年龄≥70岁者升高幅度最大,但在男性、<60岁、60~<70岁、白种人、病理分级为Ⅱ~Ⅳ级以及局部转移者中,经年龄调整后的发病率是降低的,分别从2000年的25.0/100000、5.8/100000、85.4/100000、21.6/100000、4.3/100000、6.5/100000、0.2/100000、4.8/100000降至2016年的22.5/100000、4.7/100000、69.8/100000、21.4/100000、4.0/100000、4.4/100000、0.1/100000、4.2/100000,其中60~<70岁者降低幅度最大。研究期间,经年龄标准化后的3年相对生存率和5年相对生存率均是升高的,分别从2000年的26.2%、20.3%上升到2016年的32.7%、25.0%。亚组分析发现,女性、60~<70岁、API、病理分级Ⅰ级、局部转移者的3年、5年相对生存率升高得较明显,其3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2000年的30.8%、27.5%、27.6%、53.0%、41.0%上升至2011年的37.7%、35.9%、39.3%、67.6%、52.6%,其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2000年的24.1%、21.1%、18.8%、46.3%、29.9%上升至29.3%、27.2%、27.7%、61.1%、41.5%。结论总体上,肺腺癌经年龄调整后的发病率略有升高,经年龄标准化后的相对生存率逐渐升高。其中,病理分级较低、局限期发病率和生存率的升高可能得益于肺癌筛� 李丽 郭孟刚 罗晓斌 杜发旺 龙瀛 王超平 赵勇关键词:年龄因素 发病率 生存率 中毒严重度评分对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预后的分析与中药治疗探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毒严重程度评分(PSS)对急性乌头碱中毒的预后分析。方法乌头碱中毒患者入院后行PSS评分,同时观察记录其心肌酶变化,评价预后与PSS评分的关系,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结果急性乌头碱重度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有升高趋势,且随者PSS评分增加,心肌酶指标上升越明显,且患者住院时间与死亡率越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入院时PSS评分能有效评价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 胡建平 龙瀛关键词:急性乌头碱中毒 预后 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的相关性及预测预后的ROC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sTNFR-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3(HNP1-3)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血清指标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遂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随访30 d,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98例)与死亡组(22例),检测对比两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与SIRS评分相关性及预测预后价值。结果死亡组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将年龄、病情程度、侵入性操作、SIRS评分等其他因素调整后,血清sTNFR-Ⅱ、GM-CSF、HNP1-3与死亡风险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sTNFR-Ⅱ、GMCSF、HNP1-3联合预测预后的AUC为0.833,95%CI为0.754~0.895,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62.24%,较各血清指标单独预测价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sTNFR-Ⅱ、GM-CSF、HNP1-3水平与SIRS评分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新思路、新途径。 龙瀛 杜发旺 姚宇 胡建平关键词:脓毒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 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的常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咯血病员时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各种原因引起咯血并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例中90例出现了腹痛及便意增加;21例出现了胸闷、心前区紧束感;18例患者出现了低钠血症;9例患者出现了心动过缓。结论垂体后叶素作为止血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咯血的治疗,疗效确切,但在使用过程中可有多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治疗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处理,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王丽 罗晓斌 龙瀛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咯血 不同时间点血乳酸联合肺部超声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撤机失败的预测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血乳酸(Lac)水平联合肺部超声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撤机失败将168例AECOPD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41例)和撤机成功组(127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血乳酸(Lac)及肺部超声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Lac、肺部超声评分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撤机失败发生率为24.40%(41/168)。撤机失败组有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比例及COPD病程、通气时间均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治疗前,撤机失败组患者PaO_(2)及SaO_(2)均低于撤机成功组,PaCO_(2)、APACHEⅡ评分、Lac及肺超部声评分均高于撤机成功组;治疗后24 h及48 h,撤机失败组APACHEⅡ评分、Lac及肺部超声评分均高于同期撤机成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48 h,PaO_(2)、SaO_(2)均升依次升高,PaCO_(2)均依次下降;撤机成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48 h APACHEⅡ评分、Lac及肺部超声评分均依次下降;撤机失败组治疗后48 h APACHEⅡ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后24 h(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MODS、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和48 h Lac及肺部超声评分升高均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撤机失败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的Lac及肺部超声评分均高于同期撤机成功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联合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各时间点各指标单独预测,治疗后48 h Lac联合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撤机失败的价值最高(P<0.001)。结论AECOPD患者治 李蓉 龙瀛关键词:血乳酸 撤机失败 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及骨折的关系分析 2022年 对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及骨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遂宁市中心医院2021年—2022年30例PTE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合并股骨骨折19例,合并胫、腓骨骨折11例),将同期30例单纯股骨骨折者作为对照组1组,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2组,均测定其血清IL-1β、TNF-α质量浓度,以对照研究的方式分析血清IL-1β、TNF-α与急性肺血栓栓塞及骨折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LL与健康人群、单纯股骨骨折患者相比较,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伴骨折患者的血清IL-1β、TNF-α质量浓度显著更高,可怀疑血清IL-1β、TNF-α两种细胞因子积极参与了下肢骨折后急性肺栓塞的产生与发展。 龙瀛 罗晓斌 杜发旺关键词:血清IL-1Β TNF-Α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骨折 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不同急性加重频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不同急性加重频率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127例,依据过去1年里急性加重次数及治疗方案分为4组: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4例,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1例,非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0例,非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32例。治疗前及治疗第10天分别检测患者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差异。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CAT评分、FeN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第10天与治疗前相比,FeN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IL-8的下降幅度大于非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非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且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的下降幅度大于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治疗组CAT评分改善程度大于其余3组(均P<0.05)。非频发急性加重糖皮质激素组与非频发急性加重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之间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频发急性加重表型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程度更明显,FeNO可反映频发急性加重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水平并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 王述红 何正光 罗晓斌 邱容 赵勇 罗文 李丽 杜发旺 罗丽 龙瀛 赵界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一氧化氮 IMA、IL-38、DFR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白细胞介素-38(IL-38)、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水平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根据指南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根据出院后6个月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检测各组血清IMA、IL-38、DFR水平,分析其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项指标对APE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IMA、DFR水平高于对照组,IL-38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IMA和DFR逐渐升高,IL-38逐渐降低(P<0.05);血清IMA、IL-38、DFR水平与危险程度分层有明显相关性(P<0.05)。病例组中死亡组血清IMA和DFR水平均高于存活组,IL-38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IMA、IL-38、DFR预测APE患者死亡的AUC分别为0.879、0.858和0.74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2和0.848、0.713和0.691、0.846和0.865。结论IMA、IL-38、DFR能较好地评估APE患者病情危险程度,同时也能用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黄玉芳 龙瀛 欧国春 罗文 王述红 邱容关键词:急性肺栓塞 预后 缺血修饰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