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军 作品数:13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9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与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癌症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4%~20%,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是正常人的4~7倍[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生物学与凝血系统之间存在共生关系。VTE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影响。癌症患者VTE的危险因素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患者自身相关因素(高龄、肥胖、合并症、一般情况差及既往VTE史)、肿瘤相关因素(癌症部位、转移情况及组织学类型)以及治疗相关因素(手术、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化疗、激素治疗、沙利度胺或来那度胺、抗血管生成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本文就癌症患者VTE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等相关问题进行综述如下。 刘泽鑫 黄水传 刘正军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中心静脉导管 抗血管生成剂 激素治疗 27例人工血管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透析用人工血管内瘘移植物感染的处理经验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其中前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16例,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7例,下肢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4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全段感染8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全段感染合并吻合口假性动脉瘤3例,人工血管局段感染15例,人工血管局段感染合并窃血综合征1例。处理方案包括:人工血管全部切除+动脉重建术13例,人工血管次全切除2例,人工血管局段切除+移植物旁路术11例,人工血管局段切除+移植物旁路术+流入道动脉近端化1例。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技术上的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3(12~29)个月。随访期间1例左上臂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局段感染患者,采用人工血管次全切除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人工血管动脉残端感染吻合口破裂,左侧腋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采用自体贵要静脉旁路移植术修复左侧腋动脉;1例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局段感染的患者,接受人工血管局段切除+人工血管移植物旁路术治疗,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人工血管局段感染并闭塞,行人工血管移植物完整切除术。余患者未出现吻合口及肢体缺血相关并发症(移植物全切除)以及移植物再次感染(保留移植物)。结论应根据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感染的类型采用正确的策略进行治疗,原则上尽可能保留移植物,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及后续的穿刺过程无菌技术有助于减少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的发生。 万恒 刘灏 林智琪 刘正军创伤性休克对大鼠肠淋巴液和血液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肠淋巴液在创伤性休克过程中发生细菌移位和炎症反应的可能。方法复制创伤性休克大鼠模型并从肠淋巴干收集淋巴液,比较创伤性休克前后肠淋巴液及血液中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淋巴液中ET、TNF-α、IL-6浓度在休克中明显升高(P均<0.05),复苏后除IL-6持续升高至2h外,ET、TN-α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创伤性休克大鼠休克期可从肠淋巴液观察到细菌移位现象,并可能导致TNF、I-L6水平升高,触发全身炎症反应。 顾葆春 刘正军 石汉平 刘良明关键词:创伤性休克 肠淋巴液 血液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狭窄或闭塞的疗效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对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术后狭窄和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3月66例AVG狭窄或闭塞行PT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6例患者共进行105次PTA,技术成功率为96.2%。全组PTA术后的AVG初级通畅时间为(12.1±1.20)个月,其中狭窄病变患者为(16.3±1.95)个月,闭塞病变患者为(10.3±1.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5,P=0.037);全组PTA术后的AVG累计通畅时间为(19.7±1.46)个月,其中狭窄病变患者为(21.0±2.45)个月,闭塞病变患者为(19.0±1.8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2,P=0.531)。全组术后AVG的6个月、1年的初级通畅率为62.7%、38.8%,其中狭窄病变患者为78.1%、48.9%,闭塞病变患者为53.5%、33.1%;全组术后AVG的6个月、1年的累计通畅率分別为80.9%、74.1%,其中狭窄病变患者为86.9%、79.6%,闭塞病变患者为77.8%、71.4%。结论:PTA治疗AVG狭窄或闭塞创伤小、安全有效,患者体验好,具有较好的干预后通畅率;AVG狭窄病变PTA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进行规律随访监测;狭窄性病变若达到再次干预指征需及时处理,尽量避免瘘管闭塞的发生。对于PTA术中出现血管显著弹性回缩或发生血管破裂出血球囊压迫无法止血的情况,可采用覆膜支架植入进行处理。 彭嘉欣 万恒 刘正军关键词:人工血管 血管成形术 D-二聚体对下肢动脉血栓性闭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下肢动脉闭塞缺血患者动脉闭塞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下肢动脉闭塞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其中55例患者手术证实动脉闭塞段含有大量的血栓成分(血栓组),其余79例患者为非血栓性下肢动脉闭塞(非血栓组)。通过Mann–Whitney U test对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组D-二聚体水平中位数(P25,P75)为2.45(1.14,3.47)mg/L FEU,非血栓组为0.64(0.43,0.98)mg/L FEU,血栓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血栓组(P<0.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下肢动脉闭塞性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陈健 陆京伯 李强 刘正军关键词:血栓 下肢动脉闭塞 D-二聚体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1995年 分析了近7年来1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提出对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伴有脉速、血压下降者,应高度怀疑有本病的可能,诊断性腹腔穿刺对诊断有较大帮助。治疗上手术方式宜因病而异,术式应简单实用,以止血为目的。微波凝固术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止血方法。 周杰 周正端 李朝龙 吕祥枝 刘正军关键词:肝肿瘤 获取大鼠肠淋巴液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索顺利获取大鼠肠淋巴液的操作技术。方法分别以文献报道的分离肠淋巴干和我们改进的不分离肠淋巴干两种手术方式引流并获取大鼠肠淋巴液,进行两组成功率比较。结果改进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损伤。结论不分离肠淋巴干是置管顺利的关键,值得推广应用。 顾葆春 刘正军 李萍 刘良明 石汉平关键词:肠淋巴液 引流 以无痛性截瘫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并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lion, 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经由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内膜层与中膜层之间,造成内膜层与中膜层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性改变,是极为... 刘正军 万恒 林智琪 周忠信 符方勇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外科治疗 文献传递 miR-13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miRNA-132的表达及其对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用Real-time PCR法检测48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织与正常动脉组织的表达量;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转染miR-132 inhibitor及阴性对照,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抑制miR-132表达,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强,凋亡减少;增殖相关基因PCNA和KLF5升高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降低.结论:miR-132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并在体外诱导细胞凋亡,miR-132可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抑制功能可能通过下游PCNA和KFLs而实现. 陈清 符方勇 黄显莹 万恒 刘文俊 刘正军关键词: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 生物学功能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为预测风险、延长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与介入科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行AVG建立手术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9例患者,其中男58例(41.7%);中位年龄57岁;24个月内83例(59.7%)出现AVG功能障碍。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AVG建立后6、12和24个月,其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6.1%、56.8%和38.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个月,老年(年龄>65岁)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65岁患者(Log-rank χ^(2)=7.632,P=0.006);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10.1 fl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MPV≤10.1 fl患者(Log-rank χ^(2)=19.910,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11.4 fl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PDW≤11.4 fl患者(Log-rank χ^(2)=35.410,P<0.001);大型血小板比例(platelet-larger cell ratio,P-LCR)>24.8%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LCR≤24.8%患者(Log-rank χ^(2)=7.181,P=0.007)。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PV(MPV>10.1 fl,HR=6.501,95%CI 1.916~22.054,P=0.003)、高PDW(PDW>11.4 fl,HR=3.625,95%CI 1.957~6.714,P<0.001)及低P-LCR(P-LCR>24.8%,HR=0.145,95%CI 0.045~0.470,P=0.001)为AVG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因素建立函数模型对预测HD患者AVG功能障碍的风险程度有一定价值(似然比检验χ^(2)=49.360,P<0.001)。结论HD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MPV、PDW、P-LCR水平可能是造成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术前或术后复诊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预防AVG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黄文怡 万恒 刘正军关键词:肾透析 人工血管 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