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永国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中医药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 1篇心力衰竭
  • 1篇性关节炎
  • 1篇眩晕
  • 1篇眩晕症
  • 1篇血沉
  • 1篇阳和汤加减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医药治疗
  • 1篇依那西普
  • 1篇益气

机构

  • 8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8篇向永国
  • 1篇韩武臣
  • 1篇刘明芳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甘肃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肾疏肝化瘀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72例被引量:4
2010年
应用自拟温肾疏肝化瘀汤,治疗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症较好的疗效。
向永国
关键词:前列腺肥大症老年性中医治疗
中医辛开苦降方剂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47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医辛开苦降方剂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雷贝拉唑治疗,中药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辛开苦降方治疗,疗程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p H<4的总反流时间百分比、持续反流≥5分钟的次数、立位时p H<4的总时间百分比、卧位时p H<4的总时间百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纳差、排便不畅、嗳气、失眠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45%(P<0.05)。结论中医辛开苦降方剂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道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食管p H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向永国
关键词:雷贝拉唑反流性食道炎
阳和汤加减联合依那西普对阳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ESR、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联合依那西普对阳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广元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诊治的72例阳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阳和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脊背疼痛、腰骶疼痛、晨僵、腰椎活动受限、畏寒喜暖)、腰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血沉(ESR)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改善状况,并评估疗效,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单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腰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BGP、BALP)、ESR、CRP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33/36),对照组为72.2%(2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8.3%,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和汤加减联合依那西普能够调节阳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代谢指标,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骨代谢紊乱,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
韩武臣向永国
关键词:依那西普骨密度骨代谢指标血沉
舒肝利湿汤加减治疗眩晕症104例
2012年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2006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应用自拟舒肝利湿汤加减治疗眩晕症104例,现报告如下。
向永国
关键词:眩晕中医药疗法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中医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本院风湿内分泌科收治的88例RA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中西医组采用甲氨蝶呤加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西医组采用甲氨蝶呤加雷公藤多苷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各实验室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双手握力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血清IL-6、CRP、OPG、ESR、RF值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中西医组愈显率(63.64%)显著高于西医组(40.91%)(P<0.05)。结论:中医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结合常规疗法治疗RA患者的效果显著的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向永国
关键词:桂枝芍药知母汤中西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肢体麻木症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药防风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肢体麻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肢体麻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防风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组成:防风15g,独活15g,当归10g,川芎10g,秦艽15g,赤芍15g,黄芩10g,细辛6g,杏仁10g,甘草6g,生姜5片。每日1剂,水煎日两次分服。治疗组在给予防风汤基础上加服甲钴胺片,0.5mg.次-1,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48%,对照组为3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肢体麻木症的疗效肯定,而且有其独特优势。
向永国刘明芳
关键词:防风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清上蠲痛汤加减治疗头痛250例观察
2010年
清上蠲痛汤出自明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书中称“治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该方加减治疗头痛250例,疗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向永国
关键词:头痛中医药治疗清上蠲痛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6例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复方活血强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给予2组患者西地兰,0.5 mg/次,3次/d,口服;心律平,300 mg/次3,次/d,口服;螺内酯,40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活血强心汤,1剂/d,水煎分服。2组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40.07%,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56%,对照组为73.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病例治疗后LVDD、LVEF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后LVDD、LVEF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复方活血强心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向永国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益气活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