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蓉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和骨髓铁染色在炎症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 2021年
- 目的比较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铁蛋白、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骨髓铁染色在炎症性贫血(AI)中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贫血患者67例,均进行血清铁指标检测和骨髓铁染色,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AI患者组⑴细胞内铁及SI水平略高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组且低于正常对照组及铁粒幼细胞贫血(SA)患者组;⑵细胞外铁及SF水平同时高于IDA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低于SA患者组;⑶TIBC水平低于IDA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骨髓细胞外铁与SF呈高度正相关,骨髓细胞内铁与SF、SI均呈高度正相关且与TIB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能较准确反映体内储存铁和铁利用的情况,与骨髓铁染色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操作简便,时效性好。骨髓铁染色为诊断铁储存及铁缺乏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且结果易受操作影响,故临床普及率不如前者。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AI的诊断率。
- 吴胜黄建军孟蓉
- 关键词:炎症性贫血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骨髓铁染色
- 电针与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电针和药物结合与单纯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科因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保守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与药物结合组(A组)和单纯药物组(B组),每组各30例。针药结合组穴位主穴取腰部华佗夹脊穴;配穴取阿是穴、环跳、绝骨、委中、秩边等,每次30 min,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同时口服布洛芬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维生素B1,每次1粒,每天3次。单纯药物组仅口服上述药物。治疗两周后,观察评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情况。结果:A组(93.33%)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B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A组VAS评分(3.04±0.53)低于B组(4.82±0.62)(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A组活动能力评分(1.25±0.24)低于B组(1.85±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较单纯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更加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孟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治疗药物治疗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 2022年
- 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医院收治的进行血细胞检验的102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特点为血型相同,将其按照不同稀释液比以及不同放置时间环境进行研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1:10000抗凝配比情况下,受检者RBC、WBC、HGB、PLT检验结果数据均高于1:15000抗凝配比情况(P<0.05);30min存储时间,受检者RBC、WBC、HGB、PLT检验结果数据均低于180min存储时间各个指标(P<0.05);皮肤过冷以及皮肤过浅的末梢血采集血液检验结果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细胞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常见因素为不同稀释液比以及放置环境,在今后临床检验中需要积极加强相关控制措施制定,从整体上提升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 黄建军吴胜孟蓉
-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
- 2012年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常见肠杆菌科细菌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2012年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肠杆菌科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指导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常规方法分离培养临床病原菌;用自动化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至菌种的水平;药敏试验方法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规定的标准进行。用Whonet5.5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821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309株,大肠埃菌242株,阴沟肠杆菌86株,产气肠杆菌40株,产酸克雷伯菌42株。敏感性最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替坦均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8.3%、98.3%和100%;而头孢吡肟对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的敏感率为92.2%、92.6%、97%和10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阳性的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59.5%、产酸克雷伯菌为16.7%、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为14.63%。结论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应引起重视。抗生素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 黄建军叶红孟蓉
- 关键词:肠杆菌抗生素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