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智红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浓缩血小板
  • 2篇计数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单位数
  • 1篇血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抗体
  • 1篇血小板悬液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出血
  • 1篇症状
  • 1篇质控
  • 1篇质控标准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变
  • 1篇首发

机构

  • 6篇佳木斯市中心...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佳木斯市传染...

作者

  • 6篇郑智红
  • 4篇李艳红
  • 3篇李志
  • 1篇洪志飞
  • 1篇李玉满
  • 1篇张武
  • 1篇李月红
  • 1篇于波
  • 1篇姜桂君

传媒

  • 3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白血病

年份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浓缩血小板悬液132单位质量控制的分析
1995年
临床上对于非免疫性血小板严重减少的病人,血小板计数<20×10~9/L,出血明显,药物无能为力的情况下,补充性的输注浓缩血小板悬液(PC),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因为保证血小板的输注效果,了解PC中血小板的含量是疗效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对1992年5月~1993年5月输注的部分PC 132单位进行了血小板含量测定。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PC由佳木斯中心血站提供,每单位PC从200 ml新鲜血中提取。约25~30 ml。从采集、制备、输注不超过6小时。132单位分为15个组,其中6个单位4组,8个单位1组,10个单位10组。 1.2 方法,输注前轻轻混匀,无菌取样0.5
包阿巾倪志林邓福仁郑智红李艳红于波李志
关键词:质控标准红细胞计数单位数输注效果血库
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被引量:1
1997年
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3例包阿中毕成杰郑智红李艳红白血病可侵犯各脏器,但以肾脏病变为首发症状较少见。我们遇到3例,报告如下。1.例1王某某,女,40岁。因低热、乏力、齿龈增生、血尿1个月于1993年5月6日入院。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量正常。查...
包阿中毕成杰郑智红李艳红
关键词:肾脏病变首发症状白血病
浓缩血小板悬液治疗血小板减少20例
1997年
自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我院应用浓缩血小板悬液(PC)治疗各种病因引起血小板严重减少20例次,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14例,MDS 1例,CLL 1例,ITP 4例,其出血部位:瘀斑20例,鼻血14例,尿血8例,阴道出血6例,呕血便血4例。
包阿巾李艳红郑智红李志邓福仁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浓缩血小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抗体血小板悬液阴道出血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简易法超声引导连续可调性自动活检技术的临床研究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我们试用了先进的连续可调式自动活检枪,采用"手扶导针法、十字线标位引导法"等简易方法,对65例甲状腺、肺、肝、肾、胰、胆囊、前列腺等器官...
姜桂君张武廖壁城邵铭华郭圣为郑智红李玉满张永诚范彦秋
关键词:活检自动活检技术超声波
急性白血病并发DIC的临床治疗
1996年
DIC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诱导缓解阶段并发DIC,能使病情更加严重,治疗更加复杂。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提高CR率至关重要。我院从1992年以来,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DIC6例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34岁。分型M3a3例、M3b1例、M2a1例、L2 1例。
包阿巾郑智红李艳红李志邓福仁
关键词:浓缩血小板抗纤溶药物纤溶亢进小剂量肝素
因子Ⅷ促凝活性,因子Ⅷ相关抗原测定的临床应用
1991年
作者报道了病毒性肝炎30例、冠心病1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4例,总计63例患者的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及其比值(vWF:Ag/Ⅷ:C)测定结果。表明了在这三种疾病中Ⅷ:C无明显增高,vWF:Ag以及vWF:Ag/Ⅷ:C增高显著;尤其在疾病活动期或重症病人中,vWF:Ag/Ⅷ:C增高更为突出,同时可有Ⅷ:C的下降。提示本测定可作为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变程度以及判定高凝状态的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指标。作者还对于这三种疾病中vWF:Ag、Ⅷ:C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洪志飞邓福仁郑智红李月红孙旭丹岳育新曲宜男
关键词:VWF:A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