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定良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省热带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南岛三亚市黎族回族居民钩虫感染情况调查
- 1995年
- 对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黎族回族两个居民点进行钩虫感染情况调查。共粪检1110人,感染率为67.92%。感染度以轻、中度为主占91.98%。黎族居民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比回族居民的高和重。流行虫种为以美洲钩虫占绝对优势的两种钩虫混合流行区。
- 李善文徐凤翙吴让庄陈绩彰林绍雄黄捷敏郭仁能黄定良邢贻忠刘姚若
- 关键词:钩虫感染率虫种钩虫病
- 三种粪检方法对钩虫感染的检出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02年
- 蠕虫卵的粪检方法较多,各学者为选择检出率高、操作简便和经济实用的粪检方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但在探讨评价时,往往忽略标本的定量检查比较[1~4]。为此,作者从《肠道寄生虫病防治措施研究》试点初查出的钩虫感染者中,抽出阳性虫卵密度(EPG,即每克粪便虫卵数)属于中。
- 曾文陈绩彰黄定良
- 关键词:钩虫感染钩虫病粪便检验检出结果阳性率
- 海南省人体肠道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 1993年
- 海南省地处热带,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超过90%,居全国首位。为了摸清我省肠道原虫的感染现状,以及为制订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989年我们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抽样调查琼海、昌江、三亚、临高、琼中等5个县、15个调查点的常住居民,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加盖玻片镜检,共检查7958人,结果如下:1 人体肠道原虫感染查见肠道原虫感染者921人,感染率为11.57%(921/7958)。
- 陈绩彰徐凤翙吴让庄邢贻忠黄定良李善文林绍雄黄捷敏何贻基刘姚若陈冬燕郭仁能
- 关键词:肠道原虫直接涂片法人体寄生虫原虫感染人体肠道常住居民
- 海南省民族地区丝虫病流行与防治被引量:1
- 2000年
- 黄定良黄捷敏杨霞
- 关键词:丝虫病流行病学
- 海南省临高县人群肠道寄生虫分布调查被引量:3
- 1994年
- 临高县位于海南岛北端,东经109°30′,北纬19°30′,属海滨沙滩台地和玄武岩台地地形,处于冬季少雨的热带季雨林小气候区[1]。地理环境适宜于多种人体寄生虫的传播流行。1988年11-12月和1990年10-12月,我们对海南省北部临高县的皇桐居...
- 林绍雄徐凤翙吴让庄吴让庄邢贻忠陈绩彰郭仁能李善文黄定良刘姚若郭仁能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肝毛细线虫蛔虫卵美丽筒线虫混合感染者
- 海南省三亚市回族居民的肠道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 1994年
- 回族从唐代开始,自波斯和阿拉伯及宋、元时代住占城(今越南南方)的穆斯林因经商或避乱而进入本岛居住,成为我省世居民族之一。人口5695人,主要聚居在南海之滨的三亚市回辉[1]。住地平坦沙质土壤隶属冬干夏热的热带季雨林气候区。全年湿度均高(1月20℃-2...
- 刘姚若徐凤翙吴让庄吴让庄邢贻忠陈绩彰李善文林绍雄黄定良
- 关键词:世居民族华支睾吸虫沙质土壤气候区粪类圆线虫
- 海南省昌江县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 1994年
- 昌江县位于海南省西部,地形较复杂,多为山地和沿海丘陵,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温度为27℃-28℃。农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农村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较差。经随机抽样七差乡大仍村和保平乡塘坊村为中签调查点。两个点的居民均为黎族。前者经济条件较差,大部分居...
- 黄捷敏徐凤翙吴让庄吴让庄黄定良陈绩彰郭仁能
- 关键词:肠道寄生虫农村环境卫生寄生虫感染蛔虫感染率贾第虫病
- 海南省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感染报告被引量:5
- 1994年
- 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是寄生于哺乳动物胆管中的大型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肝片形吸虫寄生于人体,在世界各地陆续有报道,迄今已报告2594例(ChenandMof,1990),国内报告50余例[1]。1986-1991年,我们采用改良加藤法,在全...
- 陈绩彰徐凤翙吴让庄吴让庄邢贻忠郭仁能李善文林绍雄黄定良刘姚若李善文
- 关键词:吸虫感染肝片形吸虫人体寄生虫粪类圆线虫
- 海南省农村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 1995年
- 陈绩彰徐凤翙吴让庄邢贻忠黄定良李善文林绍雄黄捷敏何贻基刘姚若陈冬燕郭仁能
- 关键词: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农村流行病学
- 控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方案研究 (定安县岭口镇儒沐塘防治试点)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索控制以钩虫为主的土源性线虫病最佳的防治方案。方法选一个村为实施试点,通过健康教育,全民粪检,环境土壤分离,首年冬季2次和第二、三年每年1次的全民服药驱虫,并于治毕半月、半年及1年进行复查,考核驱虫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三年后考核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从防治前的44.75%、80.3%、89.2%、61.9%(414/669).下降至0%、0%、11.2%、0%;治毕半年及1年钩虫感染回升率分别为2.3%与0.17%;土壤钩蚴分离检出钩蚴分别从防治前的60.8%下降至0。结论 通过首年冬季三个月内连续服药驱虫2个疗程,能有效地控制钩虫感染的回升。
- 陈绩彰曾文黄捷敏黄定良何敦鑫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钩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