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口腔黏膜及阴囊皮肤在瘢痕增生中的MMP--2、TIMP--2定量分析与生物力学变化及先天性婴幼儿尿道下裂的整形外科修复
- 第一部分:兔口腔黏膜及阴囊皮肤在瘢痕增生中的MMP-2、TIMP-2定量分析与生物力学变化 目的 研究改变基质环境的兔移植口腔粘膜及阴囊皮肤的远期瘢痕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
- 刘启宇
- 关键词:阴囊皮肤瘢痕增生
- 文献传递
- V形瓣法在尿道外口开大及阴茎头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后尿道外口回缩和阴茎头成形的方法。 方法:通过术前设计水滴状切口,将异常尿道外口与阴茎组织在腹侧进行适当游离,同时在尿道外口背侧行纵行切开狭窄段尿道,并将切开扩大的两侧尿道口组织向两侧阴茎头组...
- 刘启宇
- 关键词:尿道下裂修复术尿道外口狭窄阴茎头
- 文献传递
- 先天性膀胱外翻腹壁缺损的整形外科修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修复先天性膀胱外翻腹壁缺损的常用整形外科方法及适应证选择。方法:2004年6月-2014年6月,利用整形外科原则分析先天性完全性膀胱外翻的腹壁组织缺损范围和程度,分别应用腹壁局部肌筋膜瓣、阔筋膜张肌皮瓣、阴股沟皮瓣及髂腹股沟皮瓣修复先天性完全性膀胱外翻腹壁缺损患者共18例,男13例,女5例,首次手术者14例,曾接受过失败的修复手术者4例,患者年龄1岁2个月~34岁,平均年龄14.6岁。皮瓣面积:4cm×3cm^10cm×10cm。结果:15例患者腹壁缺损一期愈合,修复效果满意,皮瓣成活良好,3例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肌皮瓣修复者出现皮瓣部分坏死或愈合不良,其中2例经游离植皮后痊愈,1例表皮坏死通过换药后愈合。本组18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6~72个月),全部患者外翻的膀胱得到还纳,腹壁缺损得以修复,腹部外形和排尿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针对不同年龄和腹壁缺损程度的患者,选择性使用整形外科皮瓣尽早闭合完全性膀胱外翻腹壁缺损,效果肯定,术后形态满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杨喆李养群唐勇陈文赵穆欣马宁王维新许砾思冯隽刘启宇马彤
- 关键词:膀胱外翻腹壁缺损整形外科皮瓣
- 分期颊黏膜及阴囊皮瓣重建功能性尿道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颊黏膜及阴囊皮瓣再造功能性尿道的可能性及临床意义。方法一期应用口腔黏膜卷管成形尿道内壁,二期行尿道吻接后,应用阴囊平滑肌肉膜组织瓣覆盖再造尿道,形成复合组织尿道。术后6个月,利用逆行性注水超声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测患者再造尿道内残余尿、残余精液量;利用肌电图检测排尿过程中复合组织尿道的收缩性及顺应性。结果本组共163例患者,2例术后1周内出现尿瘘,保持局部清洁,1个月内自行愈合;4例住院期间并发感染,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其余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及尿瘘形成,尿道内无明显残余尿及残余精液,尿线及排尿射程良好。结论应用口腔黏膜卷管和阴囊肉膜平滑肌组织瓣再造的复合组织尿道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有效降低尿道下裂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刘启宇李养群杨喆马宁王维新陈森
- 关键词:尿道重建颊黏膜阴囊皮瓣尿道下裂
- V形瓣法在尿道外口和阴茎头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修复手术后尿道外口和阴茎头成形的方法。方法通过尿道外口背侧V形瓣及两侧阴茎头组织瓣的移位,及将尿道外口腹侧组织瓣翻转,共同使腹侧的尿道外口向背侧移位至阴茎头顶端,尿道外口腹侧缺损得以修复,两侧阴茎头组织瓣向腹侧移位,共同形成锥状阴茎头。结果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临床修复28例,包括阴茎头型尿道下裂、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道外口退缩和尿道外口狭窄。2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平均1个月,均无尿道外口狭窄出现,龟头外形及尿道外口退缩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尿道外口背侧v形瓣及两侧阴茎头组织瓣的合理移位,可以矫治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尿道外口退缩、尿道外V/狭窄,改善扁平阴茎头的形态,并可用于阴茎头型尿道下裂的修复。
- 刘启宇李养群杨喆赵穆欣陈文马宁王维新许砾思冯隽
- 关键词:外科皮瓣尿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