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娜 作品数:10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武汉市汉口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手术床专用固定体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术床专用固定体位的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和手术床板,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包括滑动板、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滑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的底部... 宋琳娜 常乐 胡秋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分泌性蛋白DKK-1、骨保护素(OP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武汉市汉口医院行初次单侧TKA的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13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与联合组,其中手术组(69例)实施TKA手术,联合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PRP。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VAS)及DKK-1、OPG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手术组的88.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手术组为4.3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治疗前,2组患者HS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HSS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患者DKK-1、OPG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DKK-1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OPG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KA联合PRP治疗可促进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DKK-1表达水平并提高OPG表达水平。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富血小板血浆 创伤性关节炎 骨保护素 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探究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3年2月共收治了3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接受手术后切口都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髋内翻、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患者的骨折愈合很快,功能恢复情况良好,随访6~18个月(平均为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痊愈,愈合的时间为11~17w,平均为13.2w。根据黄公怡的评定标准:29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为良,优良率达到了100%。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能够大大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恢复患者的患肢功能。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微创 一种便于手术患者过床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手术患者过床的装置,包括转运床,所述转运床底部安装有四组自锁轮,且转运床底部设有转运板,所述转运床一端的顶部两侧固定有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带动转运板升降移动,所述转运床另一端的侧边设有带动转运板平移... 宋琳娜 常乐 胡秋菊一种术中患者皮肤压迫缓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术中患者皮肤压迫缓解装置,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滑动配合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的周侧均套设有乳胶套,相邻的两个乳胶套相接触,支撑板与第一凹槽之间装设有多个气动伸缩... 宋琳娜 常乐 胡秋菊微创小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62例,均行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效果。结果:62例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面部无明显畸形,无明显瘢痕或短且隐蔽的线性瘢痕,耳垂周围无明显麻木感,腮腺功能无异常,未出现涎瘘或味觉出汗综合征,无永久面瘫,暂时面瘫1例;随访期间肿瘤均无复发。结论:腮腺浅叶的良性肿瘤可据肿瘤的区域、部位不同而行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切除手术,切口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好,相比传统手术方式有其优越性。 宋琳娜 丁锋 姚艺 常乐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 微创小切口 并发症 品管圈活动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分析讨论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遗漏的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达成率为115.94%。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器械准备完好率,同时也发掘了圈员的潜在能力,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 罗颖 戴旭姣 宋琳娜关键词:品管圈 器械准备 手术安全管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干预措施 2022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药物预防,研究组联合综合干预,包括基本预防、物理预防。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研究组在健康知识、自我干预技能和医疗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突出。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干预措施 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短节段、长节段固定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针对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短节段、长节段固定的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在本院接受接受椎体固定术患者200例。按照接受术式的不同分为短节段固定术组和长节段固定术组2组。比较指标包括手术时间(min)、脊柱侧凸矫正率(%)、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同时,利用术中透视次数评价术中X射线暴露时间,利用脊柱侧凸矫正率(%)评价矫形效果,利用胸膜、硬膜、神经根、脊髓损伤情况评价术中并发症。出院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电话随访,记录其卧床时间,并在3个月后进行门诊复查,检测骨密度与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1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水平。结果:短节段固定术组手术时间较长节段固定术组缩短,短节段固定术组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与血清β-CTX、P1NP水平均明显低于长节段固定术组,而椎体骨密度明显高于长节段固定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节段固定术组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长节段固定术组,同时也符合避免过度医疗的治疗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关键词:节段 固定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10月收治的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68例)。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年龄大、吸烟时间长、术前下肢静脉有病变、有糖尿病史等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年龄、术前下肢病变、术中失血量>500 mL、血液高凝、高血压史等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基础疾病史等均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针对诸多高危因素,应采取基本预防、物理及药物联合护理方式进行预防,以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常乐 宋琳娜 冯世波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