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远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护林
  • 2篇护坡
  • 2篇防护林
  • 1篇造林
  • 1篇造林技术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森林土壤学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物篱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流失区
  • 1篇土壤学
  • 1篇退耕
  • 1篇退耕地

机构

  • 4篇四川省林业干...
  • 2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4篇侯广维
  • 4篇张俊远
  • 2篇胡振宇
  • 2篇王金锡
  • 1篇高华东
  • 1篇罗承德
  • 1篇冉华
  • 1篇刘源智
  • 1篇谢征鸣

传媒

  • 3篇四川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6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中长江防护林紫色土侵蚀产沙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川中防护林林分类型不同,承受降雨过程产生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产沙量也不同,钙质紫色土上其减水减沙贡献最大的是落叶灌木林,其次是桤柏混交林,主要是枯枝落叶层的作用,马尾松疏林土壤侵蚀量是马尾松柏木林的2.7倍。随着降雨量增大和雨强增强,冰碛黄土上松柏混交林减水减沙效益最大,是一种川中地区典型的水土保持林类型。针叶林的削减水沙的作用是有限的。松柏混交林产沙率变化与该林分下洪峰流量变化相一致。马尾松疏林产沙率过程线随流量增大变得陡峻。
张俊远谢征鸣侯广维高华东胡振宇王金锡
关键词:防护林紫色土减沙土壤侵蚀
嘉陵江上游水土流失区退耕地生物篱治理模式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论述了生物篱与防止水土流失中的应用技术 ,介绍了马桑及川北地区灌木生物篱建造模式 ,生物篱生态系统工程的功能。
张俊远侯广维刘源智张阳
关键词:生物篱退耕地水土保持
生态经济防护林营造技术研究
张俊远侯广维刘源智张阳罗星源
该项目提出生态经济防护林配套的综合技术措施,即:集流林业技术、保灌栽针植阔技术、稳温技术、百日菌造林技术、护坡固埂生物篱技术、柳各坊技术等六项新技术,首次通过技术组装应用到治理工程,丰富和发展了生态经济防护林营造理论与技...
关键词:
关键词:造林技术防护林营造
绵阳官司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报告被引量:4
1994年
报告简述流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地理因素的概况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指出本流域由于长防林的建立,发挥了保持水土作用,水土流失不严重,属轻度──中度侵蚀,最大侵蚀模数小于7400[t/(km2·年)],全区平均侵蚀模数1754.42[t/(km2·年)],确定了水土流失类型,即片蚀、沟蚀,母质侵蚀三大类.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原因:以泥岩和灰白砂岩,第四纪冰碛物堆积土侵蚀最高测定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质地.砂、粗粉砂、物理性粘粒含量,与侵蚀量关系最大的是土壤中的粗粉砂和砂的含量、容重和孔隙度.麻栎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最大,为10.136t/hm2,其中以未分解层蓄水量最丰沛,为5.492t/hm2,有效地控制了地表径流,以森林郁闭度、草本层盖度、母岩类型、地理因素建立与土壤侵蚀预报等级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Y=0.2355+3.5412X1—0.4521X2+0.5278X3.
张俊远侯广维罗承德冉华王金锡胡振宇
关键词:流域土壤侵蚀森林土壤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