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韩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荧光定量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肝病
  • 2篇病毒
  • 1篇电离
  • 1篇定量聚合酶链...
  • 1篇性别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标志
  • 1篇血清标志物
  • 1篇药敏

机构

  • 6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张韩
  • 5篇何先伟
  • 3篇俞安清
  • 3篇苏丽萍
  • 2篇陈效琴
  • 1篇蒲癸宏
  • 1篇李春碧
  • 1篇王能勇
  • 1篇赵诤
  • 1篇李海军
  • 1篇张博林
  • 1篇任静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性别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分析导致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儿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探究病原微生物构成状况,指导该病临床预防及诊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为对象,粪便标本采集后行细菌培养及鉴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并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病毒分型及病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其关联性。结果 (1)不同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样品标本中病原微生物检出率达61.67%,其中病毒占76.58%,主要以人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为主;(2)不同性别、年龄、月份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180例急性腹泻患儿中男性、女性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分别为55.86%、44.14%,不同性别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岁、1~2岁、3~5岁检出率分别为27.93%、54.05%、18.02%,不同年龄段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月、3~5月、6~8月、9~11月检出率分别为36.04%、15.31%、39.64%、9.01%,不同月份患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季节分布特点:全年均可发生病原微生物感染,6~8月属于HuCV高发期,12~2月为HRV高发期,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与性别无关,1~2岁小儿易出现急性腹泻,微生物检验多表现为病毒,并具有季节分布规律,其中6~8月多为HuCV,12~2月为HRV,临床应了解微生物感染类型及分布规律,实施针对性治疗。
张韩何先伟任静
关键词:小儿急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性别年龄
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诊疗意义。方法对850例临床标本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定量测定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标本中的HBV—DNA,并依据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归类分组。结果302份HBsAg(+)、HBeAg(+)、HBcAb(+)标本中有261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86.4%,其PCR定量拷贝数为(2.21±0.76)×10^7/ml;321份HBsAg(+)、HBeAb(+)、HBcAb(+)标本有96份HBV—DNA阳性,阳性率达到29.91%,PCR定量拷贝数为(1.69±0.98)×10^6/ml;32份HBsAg(+)、HBcAb(+)标本中有9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28.13%,28份HBeAb(+)、HBcAb(+)标本有4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14.29%;11份HBcAb(+)标本有6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为42.9%;74份HBsAb(+)、HBeAb(+)、HBcAb(+)标本有5份HBV—DNA阳性,阳性率6.75%;13份HBsAb(+)、HBeAb(+)阳性标本有2份PCR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4.3%;12份HBsAb(+)、HBcAb(+)标本有1份HBV—DNA阳性,阳性率7.69%;4份HBsAb(+)的标本HBV—DNA均为阴性,PCR定量拷贝数为〈1.00E×103;24份HBsAg(+)、HBsAb(+)、HBeAg(+)、HBcAb(+)标本中有21份HBV—DNA为阳性,阳性率为87.50%;1份HBsAg(+)标本HBV—DNA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10份HBsAg(+)、HBsAb(+)、HBeAb(+)、HBcAb(+)标本有3份HBV—DNA均为阳性,阳性率30.00%,其余38例全阴性结果和各少见模式基本见有HBV—DNA的检出。结论PCR定量测定HBV—DNA可以真实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及病毒载量情况,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
俞安清陈效琴苏丽萍何先伟张韩
关键词:乙肝血清标志物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组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应用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的168例住院患者,对其实施专门的院内感染控制干预,按照实际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根据经验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经微生物检验后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度、重度感染发生例数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减轻感染程度,对医院控制感染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并推广。
张韩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控制
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年川北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川北地区11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Microscan、API或手工方法进行目标细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法、MIC法或E-TEST法,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以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1家医院2012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菌株共1974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989株(占25.3%),革兰阴性菌14751株(占74.7%)。葡萄球菌中MRSA和MRSCON检出率分别为21.6%和69.9%,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敏感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1%和2.1%;对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4.7%和1.9%。未发现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2%和0.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1%和59.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9.8%。结论川北地区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普遍,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俞安清张韩何先伟苏丽萍张博林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药敏试验
37例乙型肝炎病毒三抗体阳性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三抗体阳性”的HBV.DNA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FIA法检验37例HBV感染s抗体(HBs-Ab)、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三抗阳性感染者血清,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HBV-DNA含量检测。结果37例HBV感染HBs-Ab、HBe-Ab、HBc-Ab三抗阳性,HBV-DNA阳性1例,阳性率为2.7%。结论通过HBV-DNA检测,HBs-Ab、HBe-Ab、HBc-Ab三抗体阳性,表明HBV已经感染,正在恢复中,少数病毒携带者仍有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
陈效琴俞安清苏丽萍何先伟王能勇蒲癸宏张韩赵诤李春碧
关键词:乙肝病毒感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RFIA法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
基于国产质谱Autof ms1000快速检测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的研究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快速检测不同肠杆菌耐药性的方法,对比MALDI-TOF MS检测结果与常规药敏检测结果,评估MALDI-TOF MS在检测细菌耐药性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预实验(8株耐药,2株敏感质控),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孵育耐药细菌一定时间后,耐药菌会引起抗菌药物的水解,从而造成+18的质量偏移,通过MALDI-TOF MS检测药物水解情况,得到细菌耐药性与敏感性分类。同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对比两种方法的药敏结果。采用预实验中的最佳实验条件,选择120株肠杆菌科菌株进行批量验证实验,对两种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与耐药菌孵育4 h内,氨苄西林水解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50、372、394处峰消失,亚胺培南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0处峰消失、美罗培南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84、406处峰消失,厄他培南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75、498、520处峰消失,头孢噻肟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56、478处峰消失,头孢他啶在相对分子质量为468处峰消失,敏感菌株特征峰仍然存在,由此可判断菌株的耐药性。批量验证结果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一致,且可在4 h内得到药敏结果。结论国产质谱Autof ms1000可用于快速检测β-内酰胺类细菌耐药情况,结果准确可靠,与常规药敏实验方法符合率高,并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可提前指导临床早期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李海军边沁何先伟张韩冯金芳
关键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