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彬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工业工程设计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弹塑性
  • 2篇弹塑性分析
  • 2篇地震
  • 2篇塑性分析
  • 2篇罕遇地震
  • 1篇动力弹塑性
  • 1篇动力弹塑性分...
  • 1篇选型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屈曲
  • 1篇结构选型
  • 1篇静力
  • 1篇静力弹塑性
  • 1篇静力弹塑性分...
  • 1篇抗震
  • 1篇抗震性
  • 1篇抗震性能
  • 1篇框架结构厂房
  • 1篇混凝土
  • 1篇混凝土框架

机构

  • 3篇安徽省工业工...
  • 2篇安徽建筑大学

作者

  • 3篇徐彬
  • 2篇李其成

传媒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江西建材
  • 1篇安徽建筑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探究被引量:2
2012年
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很多,例如建筑物的功能、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水平、结构设计理论等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多本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到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对高层建筑结构的选型方法作了初步研究。以期可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
徐彬
关键词:高层建筑选型影响因素
某超限框架结构厂房动力弹塑性分析及改进
2020年
采用SAUSAGE软件对某超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业厂房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楼层剪力、倾覆力矩以及构件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角超限,框架柱进入比较严重损坏状态,不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在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中,采取在工业厂房两端和错层等薄弱部位增设钢支撑等措施对结构进行改进,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两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结构顶层最大位移减小48.56%,最大层间位移角减小28.99%,框架柱由比较严重损坏状态减轻至中度损坏状态,实现建筑物在大震作用下不至于倒塌的目标。
李其成吴珂徐彬沈小璞
关键词: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分析
复杂框架结构工业厂房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因工艺需求,厂房易出现超限现象。以某多层复杂框架结构工业厂房工程为例,厂房楼板有大开洞,楼板缺失较多,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使得模态分析下的质量参与系数小于0.9、弹性层间位移角及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均不满足规范。建立未设支撑的模型(一)和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模型(二),通过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模型分别进行了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Pushover分析。分析过程包括自振周期、质量参与系数、层间位移角的计算,以及是否满足抗震规范等,并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评估厂房在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布置防屈曲支撑后,结构X、Y方向质量参与系数均大于0.9,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为1/724,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1/63,均符合规范要求,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抗侧移刚度和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得到提高。
李其成徐敏谢汝强徐彬沈小璞
关键词:PUSHOVER分析防屈曲支撑抗震性能罕遇地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