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研究组40例另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指数(CI)]、血清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2.50%vs 70.00%),研究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Sd、LVEDd比对照组低,LVEF、CI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PⅢNP、MMP-2、hs-CRP、ET-1、BNP比对照组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17.50%vs 10.00%),两组相当(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胺碘酮片可提高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纤维化,降低血清hs-CRP、BNP及ET-1水平,安全可靠。
- 马玉侠薛瑞璐李芳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稳心颗粒盐酸胺碘酮片心肌纤维化
- PCI术前后观察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对比剂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I-AKI)的关系。方法 50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依据HDL-C水平将其分为低水平HDL-C组(190例)和正常HDL-C组(310例),于术前及术后72 h内测定其血肌酐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I-AKI及低水平HDL-C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0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共有79例(15.8%)发生了CI-AKI,低水平HDL-C组与正常HDL-C组的CI-AKI发病率分别为21.6%和12.3%(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伴有慢性肾脏疾病(CKD)者,CI-AKI发病率在低水平HDL-C组与正常HDL-C组分别为39.3%和27.3%(P<0.05),而在不伴有CKD者分别为17.8%和9.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水平HDL-C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CI-AKI发生的高危因素,超重、吸烟及贫血是该类患者低水平HDL-C的预测因子。结论无论是否伴有慢性肾脏疾病,低水平HDL-C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高危因素,超重、吸烟及贫血是低水平HDL-C的预测因子。
- 臧君仁孙前进邹坤庆刘凯李芳陈永利
-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剂急性肾损伤
- 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02例CH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血清心肌损伤指标[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DD水平和血清BNP、cTnI、Hcy、hs-CRP、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注射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CHF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 李芳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左西孟旦心肌损伤炎性因子
- 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预后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估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病人273例临床资料及常规检测指标的结果,随访36个月,根据随访结束时病人的生存状态将其分为死亡组和未死亡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急性STEMI病人外周血中MIF水平;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脏高敏感性肌钙蛋白T(hs-Tn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测MIF、hs-TnT和CK-MB判断急性STEMI病人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MIF的截断值,将病人分为MIF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检测MIF高表达组与MIF低表达组病人入院后hs-TnT和CK-MB水平的变化;分析MIF、hs-TnT和CK-MB不同表达水平对急性STEMI病人预后的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急性STEMI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病人的肌酐[(9405±2086)μmol/L]、Gensini评分[(92.0±23.0)分],外周血中MIF[(234.5±32.5)μg/L]、hs-TnT[(6.3(0.2,12.3)mg/L]和CK-MB[253(95,318)U/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死亡组肌酐[(7231±1352)μmol/L]、Gensini评分[(67.0±18.0)分],外周血中MIF[(156.2±19.7)μg/L]、hs-TnT[1.5(0.1,2.3)mg/L]和CK-MB[124(72,237)U/L]水平(P<0.001);MIF判断急性STE-MI病人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K-MB,略低于hs-TnT;MIF高表达组hs-TnT水平在入院12 h时达高峰,且高于MIF低表达组。MIF高表达组CK-MB水平入院8 h时达高峰,且高于MIF低表达组;MIF、hs-TnT和CK-MB高表达组病人的存活率分别为80.5%、77.3%和79.8%,均低于MIF、hs-TnT和CK-MB低表达组81.4%、97.3%和95.2%(均P<0.05);MIF≥123.4μg/L、hs-TnT≥0.92 mg/L和CK-MB≥108 U/L为急性STEMI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IF评估急性STEMI病人预后的灵敏度略低于hs-TnT,其是否有望成为评估急性STEMI病人预后的有效指标,还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
- 李小琴石小燕李芳张晓
-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标志物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