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雅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抗体
  • 1篇阳性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 1篇缺陷病
  • 1篇确证
  • 1篇自身抗体
  • 1篇酶链反应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抗体联合检测
  • 1篇化学发光
  • 1篇化学发光法

机构

  • 3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简阳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王雅
  • 1篇姜成利
  • 1篇张平武
  • 1篇胡庆伟
  • 1篇赖永才
  • 1篇李小琼
  • 1篇范红松

传媒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型肝病毒核酸和抗体联合检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和抗体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如(Anti—HCV)检测用ELISA法.HCV—RNA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法。结果200例丙型肝炎凝似患者中,Anti—HCV和HCV—RNA同为阳性的患者占62%,Anti—HCV和HCV—RNA同为阴性的患者占20%,Anti—HCV阳性而HCV—RNA阴性的患者占16%,Anti—HCV阴性而HCV—RNA阳性的患者占2%。结论丙肝抗体和HCV—RNA联检对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代国仲姜成利王雅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分析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探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确证结果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抗体吸光度值/临界值(S/CO值)灰区范围的合理性。方法收集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病毒核酸测定法进行确证,观察确证结果及条带分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最佳临界值,分析HIV抗体S/CO值灰区设置的合理性。结果184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中,经化学发光法初筛153例(83.15%),经胶体金法初筛31例(16.85%)。男性(57.07%)、年龄在40岁以上(75.00%)的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占比高于女性及其他年龄段病例。WB补充试验发现,共101例(54.89%)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56例(30.43%)病例确证为HIV-1抗体阴性,27例(14.67%)病例为HIV-1抗体不确定。27例中,1例经核酸检测为阳性(化学发光法初筛抗体S/CO值:5.60),其余26例为阴性。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与WB补充试验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65.3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1,P<0.05)。27例HIV-1抗体不确定病例经核酸检测载量发现,1例病例WB带型为P24+gp160,核酸检测该病例为阳性。不确定样本带型分布中,P24出现率最高(74.07%),其后依次是P66(11.11%)、gp160(7.41%)和P17(3.70%)、gp41(3.70%)。ROC曲线预测HIV抗体S/CO最佳临界值为5.15,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0%、76.40%,95%CI为0.861~0.948。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的WB检测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P<0.05),其中P24带型与确证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910)。结论HIV抗体初筛阳性病例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采用WB实验能进行有效排查。此外,基于本实验检测平台设置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S/CO值灰区范围为1.00~5.15,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李小琼王雅董琳婕张一帆罗瑶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化学发光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AC Ⅱ、ACCP检测的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AC Ⅱ、ACCP检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风湿科住院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6例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0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AC Ⅱ、ACCP、RF的检测与阳性率判断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血清ACCP、AC Ⅱ、RF水平分别为15.93±1.44 U/mL、30.22±7.14 U/mL和28.93±4.29 IU/mL,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0.99、5.11±2.84、10.93±5.33(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血清ACCP、AC Ⅱ、RF阳性率分别为71.7%、61.3%和70.0%,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0%和5.7%(P<0.05)。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ACCP、AC Ⅱ与RF都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AC Ⅱ、ACCP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患者的风湿因子表达呈现正相关性,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
张平武赖永才王雅胡庆伟范红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