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老年
  • 3篇老年患者
  • 2篇镇痛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舒芬太尼
  • 2篇全麻
  • 2篇腺癌
  • 2篇芬太尼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蛋白
  • 1篇底座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蛋白
  • 1篇心肌

机构

  • 10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广元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罗敏
  • 5篇王茜
  • 4篇赵泽宇
  • 3篇张倩
  • 3篇罗良英
  • 2篇顾其军
  • 2篇李志全
  • 2篇雷宇
  • 1篇张文先
  • 1篇杨繁荣
  • 1篇杨川
  • 1篇邓长流
  • 1篇王泉云
  • 1篇陈昌林
  • 1篇赵立福
  • 1篇李斌
  • 1篇于明
  • 1篇侯宇

传媒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合丙泊酚麻醉时纳布啡抑制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确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时纳布啡抑制无痛胃镜检查老年患者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12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性别不限,年龄65~83岁,体质指数(BMI)18~25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纳布啡初始剂量为0.1mg/kg,静脉注射完毕3 min后推注丙泊酚1~1.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行胃镜检查。发生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0.5mg/kg,同时下1例患者纳布啡用量增加1个剂量梯度,如顺利完成胃镜检查则在下1例患者降低1个剂量梯度。两相邻剂量的差值0.01mg/kg。记录术中体动反应和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直线回归Probit法计算纳布啡抑制体动反应的E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复合丙泊酚时,纳布啡拟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时发生体动反应的ED50及其95%的可信区间为0.073(0.067~0.080)mg/kg。结论复合丙泊酚时,纳布啡拟制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时发生体动反应的ED50为0.073 mg/kg。
罗敏杨川王茜雷宇
关键词:二异丙酚胃镜检查
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穿线而不结扎)、MIR组(建立MIR模型)、干预组(建立MIR模型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三组各10只。比较干预组与MIR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危险区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并比较三组大鼠心肌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及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危险区面积明显缩小,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相比对照组,MIR组和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 01);相比MIR组,干预组大鼠补体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结论通过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提高MIR大鼠模型心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补体3蛋白表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缓解大鼠心肌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罗敏陈昌林李明兵侯崧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凋亡相关蛋白
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147例初产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84例)和剖宫产组(63例)。比较两组产后12周盆底肌力及《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行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评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情况(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3、6、9、12点方向的厚度,耻骨直肠肌中部平面4、8点方向的厚度)。比较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剖宫产组肛门内括约肌近端平面在6、12点方向的厚度,中部平面在12点方向的厚度均高于阴道分娩组,肛门外括约肌远端平面在12点方向的厚度高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12.36±1.40μV)、Ⅱ类肌纤维肌电值(19.62±2.04μV)均高于阴道分娩组(11.47±1.32μV、17.78±2.45μV),疲劳度(7.67±1.32、7.33±1.12)%均低于阴道分娩组(8.51±1.15、8.64±1.14)%,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各项评分均高于阴道分娩组(均P<0.05)。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8.3%、6.3%)无差异(P>0.05)。结论:与阴道分娩方式相比,剖宫产对初产妇产后肛门括约肌复合体、盆底肌力及性生活的影响较小。
罗敏张文先侯宇
关键词:产后恢复阴道分娩盆底肌力性生活
肺隔离术在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隔离技术在肺挫伤合并肋骨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单侧肺挫伤合并多处多根肋骨骨折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D组)和气管导管插管(E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SpO2及Ppeak值的变化。结果:D组SpO2较E组维持平稳[(98.71±1.76)%vs(92.50±8.95)%,P<0.01],E组Ppeak值较D组偏高[(26.42±1.80)cmH2Ovs(20.52±6.54)cmH2O,P<0.01]。结论:肺挫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行手术时,肋骨内固定的最佳时机宜在受伤72h后进行;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肺隔离术能有效地预防术中健侧肺通气不良和气道梗阻。
赵泽宇王茜顾其军罗敏罗良英
关键词:肺隔离术肺挫伤肋骨骨折
SLIPA喉罩在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SLIP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6例,ASAⅠ~Ⅱ级,年龄45~68岁,体重46~65 kg,随机分为两组(n=28):喉罩组(L组)及气管插管组(C组),两组患者均麻醉前30 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压(BP)、心率(HR)、脉博氧饱和度(SpO2)等,开放静脉通道后,依次注入咪唑安定0.06 mg/kg、芬太尼0.1 mg、阿曲库铵0.8 mg/kg、异丙酚1.0 mg/kg,待肌松完善后分别插入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微泵持续泵注异丙酚3~5 mg/(h.kg)和瑞芬太尼0.01~0.02 mg/(h.kg)。若自主呼吸恢复则保留自主呼吸,必要时手控辅助呼吸,维持PETCO2在35 mmHg左右。手术结束前5 min停药,手术结束后待呼吸频率≥16次/min,患者意识、咳嗽、吞咽反射等均恢复后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分别于插管(喉罩)时、切皮时及拔管(喉罩)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HR、SpO2的值,观察并记录各组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发生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嘶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两组病例的麻醉均能较好地满足手术的要求,整个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L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SLIPA喉罩用于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安全、可靠。
赵立福顾其军罗敏罗良英
关键词:喉罩全麻乳腺癌根治术
预注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预注万汶对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V组和R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于麻醉前1小时在病房输注万汶和乳酸林格氏液5~8 ml/kg。两组患者均采用健侧卧位行CSEA麻醉,以0.1 ml/s的速度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轻比重布比卡因1.5 ml。记录麻醉前(T0)、注药完毕后3 min(T1)、6 min(T2)、9 min(T3)、12 min(T4)、15 min(T5)的SBP、DBP、MAP和HR。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使用麻黄碱或阿托品的次数。结果与V组对应值比较,R组SBP在T2、T3时及MAP在T2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在T1~5较R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1小时预注万汶更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髋置换术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赵泽宇张倩王茜罗敏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腰硬联合麻醉老年全髋置换术
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的剂量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停用瑞芬太尼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4μg/kg(S1组)、0.06μg/kg(S2组)、0.08μg/kg(S3组)和0.10μg/kg(S4组)。记录4组患者在静脉镇痛后15 min(T1)、30 min(T2)、1 h(T3)、2 h(T4)4、h(T5)各时间点镇痛、镇静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及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与S1组比较,S2、S3、S4组患者在T3、T4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而且主动要求再次镇痛的例数也少于S1组(P<0.05)。S1组患者在T1时Ramsay评分较S2、S3组显著降低(P<0.01),S4组患者在T1时Ramsay评分较S2、S3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可作为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的有效方法,推荐剂量为0.06μg/kg。
赵泽宇王泉云张倩王茜李志全杨繁荣罗敏
关键词:舒芬太尼镇痛老年人
一种新型输液架底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输液架底座,包括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配重底板,所述配重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表面啮合有履带条,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
罗敏侯崧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神经Ⅱ型阻滞用于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神经Ⅱ型(PecsⅡ)阻滞用于全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和PecsⅡ阻滞组(P组)。2组均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阻滞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术后均行舒芬太尼PCIA。采用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各节段皮区阻滞情况、术中瑞芬太尼和术后24 h内镇痛药(PCIA中舒芬太尼以及补救镇痛药)用量、神经阻滞时间、Horner综合征以及术后24 h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P组T_(5)-T_(7)皮区阻滞率降低,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减少(P<0.01),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神经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使用补救镇痛药,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PecsⅡ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前锯肌平面阻滞。
雷宇罗良英罗敏邓长流王进全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胸神经前锯肌镇痛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芬太尼替代性镇痛最佳剂量探讨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替代性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舒芬太尼用于LC术后替代性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ASAⅠ-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分别于停用瑞芬太尼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4μg/kg(s1组),0.06μg/kg(s2组),0.08μg/kg(s3组)和0.1μg/kg(s4组)。记录4组患者在静脉镇痛后15分钟(T1)、30分钟(T2)、1小时(T3)、2小时(T4)、4小时(T5)等各时间点镇痛、镇静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及各组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尿潴留、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s2、s3、s4组在同一时间点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1组对应值比较,s2、s3、s4组患者在T3、T4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而且主动要求再次镇痛的例数也少于s1组(p<0.05)。s1组患者在T1时镇静评分(Ramsay)较s2、s3组显著降低(p<0.01),s4组患者在T1时镇静评分(Ramsay)较s2、s3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可作为老年患者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下行LC术后替代性镇痛的有效方法,推荐剂量为0.06μg/kg。
赵泽宇张倩王茜于明李志全李斌罗敏
关键词:舒芬太尼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