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勇

张勇

作品数:48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肿瘤
  • 6篇基因
  • 5篇动脉
  • 5篇心肌
  • 5篇型胶原
  • 5篇血管
  • 5篇通心络
  • 5篇病理
  • 4篇动脉硬化
  • 4篇人巨细胞病毒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自发性糖尿病
  • 4篇巨细胞
  • 4篇闭塞症
  • 4篇病毒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动脉硬化闭塞...
  • 3篇原位

机构

  • 34篇山东中医药大...
  • 9篇山东中医药大...
  • 5篇山东省中医药...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3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中医学院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新汶矿务局

作者

  • 38篇张勇
  • 8篇姜萍
  • 8篇李晓
  • 6篇孟红
  • 6篇刘明
  • 5篇金星
  • 4篇吴凯
  • 4篇秦红松
  • 4篇姜月华
  • 3篇王哲
  • 3篇马茂强
  • 3篇黄伟
  • 3篇孙蓉
  • 3篇王春海
  • 2篇刘瑞芬
  • 2篇徐云生
  • 2篇钱晓路
  • 2篇李昭辉
  • 2篇赵志伦
  • 2篇刘秀云

传媒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山东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罕少疾病...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心络胶囊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网络重构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阳性表达及含量、细胞转化因子(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制备STZ糖尿病大鼠38只,随机分为STZ对照组、胰岛素组、通心络组,另取同月龄Wistar大鼠10只(正常大鼠组),分别灌胃8周。制备心肌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胶原Ⅰ、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代表其表达程度,取心肌匀浆,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心肌Ⅰ型、Ⅲ型胶原及TGFβ-1含量。结果通心络组与STZ对照组血糖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大鼠组比较,STZ对照组心肌胶原Ⅰ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增高(P<0.01),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降低(P<0.01),心肌匀浆胶原Ⅰ含量明显增高(P<0.01),胶原Ⅲ含量降低(P<0.05),心肌胶原Ⅰ/Ⅲ比值明显增高(P<0.01),TGF-β1含量降低(P<0.01);与STZ对照组比较,通心络组胶原Ⅰ阳性面密度比值降低趋势,胶原Ⅲ阳性面密度比值明显升高(P<0.05),胶原Ⅰ含量明显降低(P<0.01),胶原Ⅲ含量升高(P<0.05),胶原Ⅰ/Ⅲ比值降低(P<0.01),TGF-β1含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通心络可降低STZ大鼠心肌胶原Ⅰ阳性表达,Ⅰ型胶原含量,升高胶原Ⅲ阳性表达,Ⅲ型胶原含量,降低胶原Ⅰ/Ⅲ比值,升高TGF-β1含量。
李晓姜萍张勇姜月华林海清
关键词:胶原重构链脲佐菌素通心络胶囊
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微血管炎症损伤及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微血管炎症损伤及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4月龄GK大鼠30只,随机分为GK对照组、通心络高低剂量组。另取4月龄Wiste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灌胃12周,取心肌切片作HE染色、NF-κB免疫组化染色。取心肌匀浆,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心肌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1(IL-1)含量,放免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结果:①与正常大鼠比较,GK大鼠心肌NF-κB阳性表达增高(P<0.01),通心络组表达降低(P<0.01),匀浆NF-κB、sICAM-1、TNF-α、ET-1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0.05),通心络组降低(P<0.01~0.05),在降低TNF-α、ET-1方面,高低剂量通心络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②IL-1、AT-Ⅱ、NO含量,GK大鼠与正常大鼠无差异(P>0.05),通心络组却能够升高IL-1、AT-Ⅱ含量(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抑制心肌组织NF-κB阳性表达,降低心肌匀浆NF-κB、sICAM-1、TNF-α等炎症因子含量,降低ET-1含量,减轻心肌病变。对IL-1、AT-Ⅱ、NO无明显影响。对微血管痉挛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李晓姜萍姜月华张勇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自发性糖尿病白介素-1
单味川芎治疗脑缺血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3年
张勇陈金泉吴凯马茂强孙盛栋
关键词:脑缺血川芎嗪川芎药理学
愈疡灵软膏促进溃疡内源性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促进静脉性溃疡的微观机制探讨
愈疡灵软膏是凉血散瘀法治疗静脉性溃疡的有效外用制剂,经前期的临床研究证实具有促进静脉性溃疡愈合的作用。近年来对生长因子促(抑)创伤修复的研究日渐深入,据报道生长因子对某些慢性难愈合溃疡有明显的促修复作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
刘春梅刘明侯玉芬张勇
关键词:静脉溃疡愈疡灵软膏细胞生长因子中药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病因研究的关键环节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复制 ,本研究希望提供一个可靠、确实的复制方法。方法 :针对多种致病因素 ,采用烟草致敏、寒冻、注射 TAO免疫提取物、影响性激素水平等方法 ,对 Wister实验大白鼠进行动物模型的复制。结果和结论 :通过体征观察、常规病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查及中医辨证分型 ,并与已确诊的人类 TAO比较 。
金星张大伟孟红张勇刘秀云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因发病机制
可逆性输卵管节育器对兔输卵管组织中雌激素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2009年
利用输卵管进行可逆性节育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机械性阻塞栓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复性女性节育手段。为开拓计划生育及避孕新措施,使广大育龄期妇女安全、有效、持久地避孕,减少传统宫内节育器(IUD)和输卵管绝育术的并发症,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研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卯型可逆性输卵管节育器(D type of fallopian tube reversible device),可机械性阻塞输卵管以阻止精子通过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并可防止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是一种新型输卵管栓塞型可逆性节育技术,放置及取出均为无创性。
王哲孙付军刘瑞芬张勇
关键词:输卵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可逆性雌激素受体输卵管绝育术
多发性动肪炎并发急性肠坏死1例
1998年
患者男,25岁,工人。病案号:64940。因手足发凉、怕冷、疼痛1年未,于1995年10月2日入院治疗。
陈柏楠张勇
关键词:多发性动脉炎并发症急性肠坏死病理诊断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原发性肝癌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研究ICAM - 1在HCC的意义。以免疫组化方法结合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ICAM - 1在HCC组织的表达 ;以ELISA法测定HCC患者血清中sICAM - 1水平。 1 肝癌组织中ICAM - 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转移组肝癌ICAM - 1含量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2 肝癌患者血清sICAM - 1水平显著升高 ,并与肝功能损害程度、肿瘤大小呈正相关 ,Ⅲ、Ⅳ期患者sICAM - 1水平高于Ⅱ期患者 ,癌肿数目≥ 3个的患者sICAM - 1水平高于癌肿数目 <3个的患者 ,有门脉癌栓及肝内外转移的患者sICAM - 1水平高于无门脉癌栓及肝内外转移的患者 ,有两例HCC患者行TAE治疗后 ,病情缓解 ,sICAM - 1水平下降。HCC组织高度表达ICAM - 1,其表达量与肿瘤转移状态有关。肝癌患者血清中ICAM - 1的检测可作为肝癌发展程度、转移状态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推测指标。
主余华傅丽娜孙成刚王延军劳萍张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癌细胞间粘附分子-1HCCICAM-1
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分析系统对有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1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组织学分级,高分化(Ⅰ级)48例,中等分化(Ⅱ级)44例,低分化(Ⅲ级)28例;并进行DNA倍体分析,即2倍体(2C)、3-4倍体(3-4C)、非整倍体(aneuploid,AN)。结果120例乳腺癌患者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Ⅰ级与Ⅲ级之间,除3-4倍体外,2倍体及AN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观察各级乳腺癌5年以上存活率与DNA倍体含量AN的出现率呈负相关,与2倍体的出现率呈正相关,与3-4倍体的出现率无相关意义。r=-0.9942,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DNA倍体分析对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张勇薛强吴凯卢艳殷玉琨冯伟
关键词:乳腺肿瘤DNA倍性预后
血管活性肽与高血压
2000年
王红梅张勇张凤花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活性肽发病机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