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瘟病
  • 2篇枯萎
  • 2篇枯萎病
  • 1篇蛋白
  • 1篇芽孢
  • 1篇芽孢杆菌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抑菌
  • 1篇抑菌蛋白
  • 1篇抑制蛋白
  • 1篇致畸作用
  • 1篇试验初报
  • 1篇水稻
  • 1篇田间
  • 1篇田间药效
  • 1篇田间药效试验
  • 1篇突变体

机构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生...

作者

  • 5篇郑爱萍
  • 5篇李平
  • 5篇李壮
  • 2篇周华强
  • 2篇谭芙蓉
  • 2篇郑秀丽
  • 1篇王玲霞
  • 1篇孙惠青
  • 1篇宋永燕
  • 1篇闫敏

传媒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药
  • 1篇第六届全国农...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处理方式对稻瘟病菌丝致畸作用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用清水、链霉菌D–2的复合诱变菌株和农药春雷霉素3种方式对稻瘟病菌丝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清水处理对稻瘟病菌丝无任何影响,复合诱变菌株对稻瘟病菌丝的致畸作用主要表现在导致菌丝扭曲和膨大,农药处理对菌丝的致畸作用是使菌丝伸长受抑制,导致菌丝呈颗粒状。
李壮郑爱萍周华强李平
关键词:稻瘟病菌丝致畸作用
水稻优势内生细菌鉴定、定位与重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对水稻品种D优527体内筛选到的优势细菌SR-15、SR-25、SL-37进行浸染、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主要在水稻组织的细胞间隙、细胞质内和液泡内定位。SR-15菌株通过质粒PUC-18转化和ERIC-PCR再分离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重组菌株在植株体内稳定定位,具有稳定的内生特性。生理、生化指标结合形态特点研究确定该菌株属盐敏芽孢杆菌Bacillus halmapalus 。致病性和促生性试验表明,菌株对水稻植株无致病性,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有明显促生作用。将带有Cry1Ac基因的质粒转入菌株SR-15,并经southern分析证明,其表达产物具有致死水稻二化螟84.7%的效应。
郑爱萍孙惠青李平谭芙蓉郑秀丽李壮
关键词:内生细菌SATIVA
黄瓜枯萎病新型抑制蛋白L37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从土壤中分离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产物经DEAE-纤维素、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到15 kD抑菌蛋白L37,SDS-PAGE显示纯度达到电泳纯,N-末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检测结果提示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抑菌蛋白。蛋白质抑菌结果表明,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效果,且对蛋白酶、温度和大部分有机物不敏感,是稳定的抑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机理研究表明,抑菌蛋白具有严重扭曲、断裂、阻止生长等抗生效果。应用发酵蛋白产物进行两年大田防效试验表明,对黄瓜枯萎病防效显著,最高达到90%,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郑爱萍闫敏李平谭芙蓉郑秀丽李壮
关键词:黄瓜黄瓜枯萎病枯草芽孢杆菌抑菌蛋白
烬灰吸水链霉菌D-变异菌株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g risea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oryzae)所引起的稻瘟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稻区,是危害最大的水稻流行病害之一,每年给...
李壮郑爱萍周华强李平
关键词: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农用抗生素
文献传递
烬灰吸水链霉菌突变体的诱导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烬灰吸水链霉菌对稻瘟病菌、西瓜枯萎病菌等真菌病害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复合诱变3种方式对菌株孢子进行处理,最高变异率分别为25·2%,22·2%,24·1%。实验结果表明,物理诱变和复合诱变对菌株孢子有较好的诱变作用,而化学诱变效果不明显。诱变处理时间分别为30s和2min,可诱变产生较多的变异菌株。分别以2%诱变剂诱变处理1·5h以及60s诱变处理筛选的变异菌株对稻瘟病和西瓜枯萎病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李壮李平郑爱萍王玲霞宋永燕宋永燕
关键词:稻瘟病西瓜枯萎病变异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