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阳 作品数:12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411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血清碱性谷胱苷肽S转移酶测定在肝病中的意义 1995年 用酶标法对80例各类肝病患者进行血清谷胱苷肽 S 转移酶检测。结果:正常受试者4.68±2.49μg/L;急性肝炎11.45±6.76μg/L(P<0.01)和慢性肝炎8.57±5.05μg/L(P<0.05)均明显升高;肝炎后肝硬化4.75±4.34μg/L(P>0.05)和原发性肝癌4.43±3.21μg/L(P>0.05)无明显异常;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和胰腺癌分别为4.41±3.05μg/L、4.28±1.84μg/L 和4.23±2.47μg/L(P>0.05)。提示:血清 GST—c是诊断肝脏炎性病变敏感和特异性较高的指标。 张明福 金冠球 肖正达 谢宇野 陆小鹏 林向阳 李春海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谷胱苷肽 转移酶 内镜下注细胞因子治疗晚期胃癌 1997年 内镜下注细胞因子治疗晚期胃癌肖正达金冠球谢宇野林向阳徐瑾我们从1993年4月起,在内镜直视下,局部注射TNF等细胞因子,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肯定。报告如下;一、治疗对象:细胞因子治疗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46~74岁。对照组11例,男9例... 肖正达 金冠球 谢宇野 林向阳 徐瑾关键词:胃肿瘤 细胞因子 内镜 生大黄防治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口服生大黄防治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ER CP 31例 ,术前血淀粉酶均正常。随机分为服生大黄组 15例 ,术后即服用生大黄 ,对照组 16例未服用生大黄。两组均于ERCP术后 4h、2 4h检测血、尿淀粉酶水平及观察腹痛、呕吐等症状 ,并记录发生胰腺炎例数。结果 :服生大黄组 15例 ,术后 4h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3例 ,2 4h后均降至正常 ;对照组 16例 ,术后 4h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8例 ,2 4h后降至正常仅 2例 ,并发急性胰腺炎 1例。两组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术后4h时两组尿淀粉酶无显著差异 ,但血中淀粉酶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术后 2 4h两组血中淀粉酶差异显著 (P <0 0 5 ) ,尿中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生大黄可防治RECP术后胰胆管并发症。 林向阳 毛欣 吕礁 谢宇野 徐瑾 金冠球关键词:生大黄 胰胆管造影术 疗效观察 淀粉酶 胰腺炎 腹壁静脉血流图与MIBI对肝硬化门脉分流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38例肝硬化和18例对照组,同步作了多普勒腹壁静脉血流图和99mTc-MIBI(甲氧基异晴)经直肠给药γ-照相,电子计算机检测H/L值,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的异常腹壁静脉血流阳性率达94.7%,与99mTc-MIBI直肠给药后H/L值的阳性率(89.4%)相近,远高于常规检查法。腹壁静脉血流指数与Child-Pugh分级有相关趋势。观察心得安治疗前后可显示明显改善。因而腹壁静脉血流指数及99mTc-MIBI经直肠给药后检测,可对肝硬化门脉分流作无创伤定量分析,有助于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估计,且可作药物选与筛治疗参考指标。 肖正达 金冠球 谢宇野 刘伯泉 张思义 潘溪柳 林向阳 李永平 王唯坚关键词:多普勒血流图 腹壁静脉 直肠给药 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诊断及治疗胰胆管系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胰胆系良、恶性病变及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富士公司的EVE 2 0 0电子十二指肠镜 ,在X线引导下对 5 0例胆道、胰腺良恶性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并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4例造影未成功 ,4 6例造影成功 ,成功率为 92 %。其中胆胰良性疾患 36例 ,胆胰系肿瘤 10例。结论 :采用电子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行内镜下治疗 (如Oddis括约肌切开引流取石术、胆道内支架置入引流术 )是确实有效的胰胆系疾患的诊断及微创治疗方法。 林向阳 吕礁 谢宇野 毛欣 曾晓虹 张志良关键词:胰胆疾病 逆行胰胆管造影 微创诊疗 括约肌切开术 华特灵对大肠杆菌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检测华特灵对体外培养的大肠杆菌的吸附能力。方法 :采用华特灵与思密达相对照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华特灵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为华特灵治疗胃肠道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提供了依据。 毛欣 覃林花 肖正达 金冠球 谢宇野 王唯坚 林向阳关键词:大肠杆菌 肠炎 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和Hp感染与胃窦部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DGM)、Hp感染和胃窦部病变相关性,方法收集126例胃镜检查所见、组织病理学、Hp和胃泌酸量及胃内24小时pH值的资料行对比研究。结果DGM的发生率52.3%,在反流性胃炎中67.9%;粘膜糜烂中20.7%;溃疡中40.85%,反流性胃炎与另二组差异显著(P<0.005)。在慢性非活动性炎症、慢性活动性炎症和胃粘膜上皮肠化生中分别为41.1%、45.9%和41.8%,三组差异不显(P>0.05)。在轻、中和重度胃酸分泌亢进者中分别为26.0%、66.0%和100%,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24小时胃内pH<4的时间在有、无DGM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睡眠期间pH>6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者DGM明显多于无DGM(P<0.05)。十二指肠球部和胃窦部Hp检出率为41.2%和80.9%。十二指肠球部Hp阳性者在胃窦部Hp(+)占27.1%;(++)占80.1%和(+++)占100%,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DU患者的DGM发生率与胃窦部的反流性胃炎、胃酸分泌亢进和Hp感染等病有相关性。 张明福 肖正达 金冠球 谢宇野 林向阳 徐瑾 邱东鹰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球部胃化生与胃酸和Hp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张明福 肖正达 金冠球 谢宇野 徐瑾 林向阳 邱东鹰关键词:十二指肠球部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12 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6 4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联合治疗组 6 0例 ,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加氩氦刀冷冻术。肝动脉化疗栓塞一般每月进行 1次 ,3次为一疗程 ;冷冻治疗一般每一疗程进行 1~ 3次。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 (CR +PR) 4 5 .3% ,联合治疗组为 6 8.3%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半年、1年、1年半的生存率 ,分别为 81.3%、6 2 .5 %、4 3.8% ,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93.3%、83.3%、6 3.3% ,1年和 1年半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氩氦刀冷冻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张志良 杨学东 曹勇伟 林向阳 张永萍 刘亚媛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毫米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和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毫米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酸和胃电图的影响。方法:2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毫米波治疗组、对照组各11例作随机双盲研究,并观察治疗前后胃内24小时pH、基础胃酸(BAO)、最大胃酸(MAO)和胃电活动节律。结果:毫米波组与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治疗前后二组患者pH<4的时间(%)、直立位和卧位pH<4的时间(%)、BAO、MAO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卧位pH>5.6时间(%)治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7周后,毫米波组中高、低主频患者恢复正常,异常波消失,频谱恢复到正常状态,胃体部峰值幅度增高者降至正常。结论:毫米波治疗可促进溃疡的愈合而不抑制生理性胃酸分泌,有助于胃十二指肠运动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律,有助于加强幽门括约肌防止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功能,并可使胃生理电活动和胃-肠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邱东鹰 肖正达 谢宇野 陆新丰 张明福 林向阳 金冠球关键词:毫米波 胃酸 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