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斌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化亚铜
  • 1篇药物
  • 1篇杀伤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转移
  • 1篇重编程
  • 1篇细胞
  • 1篇细胞重编程
  • 1篇米粒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材料
  • 1篇纳米材料应用
  • 1篇纳米粒
  • 1篇纳米药物
  • 1篇化学诱导
  • 1篇黑色素
  • 1篇黑色素瘤
  • 1篇恶性
  • 1篇恶性黑色素瘤
  • 1篇干细胞

机构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3篇于斌
  • 2篇张红霞
  • 2篇朱海英
  • 1篇连海燕
  • 1篇王野
  • 1篇王辰

传媒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纳米材料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临床应用阶段。已有很多实验证明,纳米材料具有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靶向性,根据这一特性设计出的纳米级药物经临床实践证实能明显改善肿瘤治疗的效果。更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纳米材料也展示出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抑制肿瘤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已经应用于肿瘤治疗或有潜力成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于斌连海燕王野张红霞朱海英
关键词:纳米材料肿瘤肿瘤转移纳米药物
提高细胞重编程效率和安全性的策略
2016年
细胞重编程是指分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经过去分化恢复到全能性或多能性状态,或者通过转分化将一种类型的体细胞转变成另外一种类型的细胞的过程。利用重编程技术获得的诱导型多能干细胞,谱系重编程技术获得的组织干细胞或组织细胞,具有患者特异性或者疾病特异性,可以显著减少免疫反应,同时也解决了临床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来源问题,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另一方面,重编程效率低下和安全性问题却一直是其临床应用的瓶颈。近年来,人们围绕如何优化重编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细胞重编程过程所涉及到的分子机制,包括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和上皮间质转化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此外,采用非整合型载体和利用化学诱导方法替代转录因子的方式也提高了重编程的安全性。该文将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虞欣璐张红霞王辰于斌朱海英
关键词:细胞重编程化学诱导表观遗传调控
氧化亚铜纳米粒(CONPs)对人黑色素瘤干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研究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肤恶性肿瘤,由于它极易转移到肺、脑等重要器官,因此患者死亡率极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黑色素瘤已成为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由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化疗等手段在改善...
于斌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