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飑线优化识别及雷暴大风简析 是产生灾害大风的重要系统,强度和影响范围大.在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自动识别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飑线优化识别方法,识别主要参数选取反射率因子、长轴长度、系统面积和线性程度,按照反射率因子5dBz递增原则,选取四组识别参数对雷达... 李国翠 刘黎平 张立霞 房荣关键词:雷暴大风 反射率因子 2016年春节期间罕见降雨过程分析 2016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云图、风廓线等,对春节期间罕见降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为锋前暖区降水,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系统明显,低层偏南急流和近地面东北风对降水有利;湿层深厚,水汽辐合,上升运动明显,有利于产生较强降水,配合列车效应导致新乐降水达到27 mm,超过同期历史极值;降水前期升温,降水时温度高,致使降水性质以雨为主。 房荣 冯洋 刘伟 张立霞关键词:降水 冷锋 列车效应 明清时期苏浙皖沪干湿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以旱涝史料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方法、滑动平均方法、累积距平方法、小波分析方法等统计方法对旱涝灾害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表明:1)将《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文献资料存入属性数据库,利用"典型词典"对《总集》中的旱涝和正常年份记录进行提取,获得区域干湿等级序列。得知发生涝灾的年份明显多于发生旱灾的年份。2)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干旱和洪涝灾害进行了拟合分析,涝灾在1550年之前为负距平,之后为正距平,旱灾在1700年之前为正距平,之后为负距平;使用滑动平均方法和累积距平方法对旱涝灾害阶段性进行分析,旱涝灾害发生可以分为7个主要阶段;使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旱涝灾害的周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旱涝灾害有2年、8-11年、18年、30年、50年、75年、100年和150年左右准周期。 李禧亮 任改莎 张立霞 冯洋 孙云关键词:历史气候 弓形回波造成的一次河北风雹过程分析 2013年6月25日,河北省中南部县(市)遭受了严重的风雹灾害.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云图等,对这次风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发生在高空急流、500hPa西北气流,低... 张立霞 李国翠 王磊关键词:弓形回波 触发机制 地面辐合线 文献传递 “20110809”石家庄西部大暴雨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雷达、自动站和GPS可降水量等高时空分辨率加密观测资料,对石家庄一次局地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下,弱切变线的西摆北伸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出现的触发机制和预报难点,切变线位置是造成石家庄西部大暴雨的主要环流背景;强降水出现前大气水汽含量快速积累,GPS可降水量突升且存在着两个峰值,其中最大值刚好对应降水开始时间,次大值提前于降水出现时间16 h。强降水回波由主体回波、阵风锋以及新生回波的合并发展加强,组合反射率因子(Combine Reflectivity,CR)、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VIL)和回波顶高(Echo Top,ET)峰值分别为61 dBz、55 kg·m-2和17 km。在高温高湿的大气环境下,新生发展的回波、阵风锋、速度图上辐合、气旋或逆风区等都可以预示强对流天气发展。 李国翠 孙云 李国平 张立霞关键词:大暴雨 雷达 GPS可降水量 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的石家庄市一次重污染成因分析 针对石家庄市2015年12月5-14日出现的重污染过程,利用石家庄市逐日地基微波辐射计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污染物观测资料,分析了重污染过程期间大气边界层温度湿度变化特征及对PM2.5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污... 韩军彩 陈静 王晓敏 张立霞关键词:微波辐射计 重污染 PM2.5 逆温 液态水含量 文献传递 弓形回波造成的一次河北风雹过程分析 2017年 2013年6月25日,河北省中南部县(市)遭受严重风雹灾害。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云图等对这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过程发生在高空急流、500 h Pa西北气流、低空冷涡环流形势下,高空辐散、低空辐合有利于风雹产生;地面辐合线促使对流风暴发展,风雹沿辐合线移动,地面中尺度高压导致灾害性大风产生;反射率因子图上存在单体弓形回波、弓形回波复合体、前侧入流缺口、后侧入流缺口,径向速度图上存在中气旋及中层径向辐合。冰雹发生区域中低层切变达-4.6×10~3/s,CAPE值达1 627;沙氏指数为-2.73℃,K指数达27℃。冰雹及大风发生区域与假相当位温高值带位置吻合。EC对500 h Pa及700 h Pa高度和风场预报与实况较为一致,对20:00 850 h Pa风场辐合预报较差,且地面气压场上未预报出低压中心,与实况偏差较大。 张立霞 房荣 侯晓玮关键词:地面辐合线 中尺度高压 垂直风切变 河北中南部的MCC致洪暴雨的诊断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ncep1.0.x1.0.再分析资料、云图资料等对2011 年8 月14-16 日河北中南部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此次降水主要是由两个MCC 造成的暴雨;8 月14 日夜间的降水主要是中高层处在副高... 张素美 刘晓锋 马小山 张立霞关键词:暴雨 TBB 剖面图 MCC 文献传递 石家庄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情评估 2024年 基于石家庄市2015—2021年暴雨洪涝灾情资料数据,以及17个国家站及26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石家庄暴雨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石家庄市暴雨灾情评估及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①石家庄暴雨频次及强度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暴雨强度年际变化增大且极端性增强.②石家庄西北部暴雨频次多、强度大,西南部暴雨频次相对较少,但强度最大,其中平山、井陉为大暴雨、特大暴雨高发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③由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的暴雨灾情等级正确率83.33%,能够反映实际暴雨灾情等级,且有利于客观区分同一等级内暴雨灾情大小.④基于气象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暴雨灾情评估及预评估模型正确率可达68.75%. 赵煊 赵煊 韩子霏 李朝华 尚可关键词:暴雨 灾情评估 灰色关联分析 卫星云图在一次河北风雹过程的应用分析 2013年6月25日,河北省中南部县(市)遭受了严重的风雹灾害.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云图等,对这次风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发生在高空急流、500hPa西北气流,低... 张立霞 李国翠 王磊关键词:环流形势 回波特征 卫星云图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