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对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的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情况,以及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对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9月-2019年2月于本科就诊的DLS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其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VAS评分、ODI指数和SRS-22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在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其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angle,TKA)、脊柱矢状轴(Sagittal axis of spine,SAS),以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T 1骨盆角(T 1 pelvic angle,T 1 PA)、L 1骨盆角(L 1 pelvic angle,L 1 PA)等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性,同时对DLS患者VAS评分、ODI指数、SRS-22评分与脊柱矢状面平衡参数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RS-22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群的LL、SS角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 1 PA角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分析,DLS患者的LL、SS均与其VAS评分和ODI指数、侧凸Cobb角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50,P<0.01),与SRS-22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0,P<0.01)。结论DLS患者存在明显的矢状面平衡参数变化,尤其以LL、SS减小、L 1 PA增加最为显著,且LL、SS与患者疼痛、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 王广超吕志刚李伟标刘梅尚锦梁赵亚楼艾军
- 关键词:腰椎侧凸腰椎退行性疾病
- 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比较跨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患者采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联合组),31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钢板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良率为93.1%,钢板组优良率为93.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疗效相似,并且具有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吕志刚王广超尚锦梁刘梅李伟标赵向辉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有限内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钢板内固定
-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诊治的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断端均愈合,未出现钉道感染、骨髓炎、交感神经反射性骨营养不良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12个月,22例优,9例良,1例可,优良率为96.9%。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刘梅
- 关键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
- 骨间前神经与桡神经浅支联合移位修复高位尺神经损伤缺损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观察骨间前神经与桡神经浅支联合移位修复高位尺神经损伤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骨间前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在腕部联合移位的方法 ,修复肘部或更高平面的尺神经损伤、缺损或感染缺损患者14例。结果 :随访 12例结果显示 ,感觉S3 者 3例 ,S+3 者 8例 ,S4 1例 ;运动M2 者 3例 ,M3 者 7例 ,M4 者 2例。全组无尺神经溃疡出现 ,3例残留不同程度爪指畸形。结论 :①联合移位方式修复高位尺神经损伤的方法可取 ;②高位尺神经损伤、缺损、感染缺损者可首选该种手术方式。
- 孙爱国胡景团刘梅
- 关键词:骨间前神经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损伤
- 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复杂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3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全部病例均进行回访,回访时间为7.9~42.0个月,平均时间28.6个月。痊愈13例,良好9例,可5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0%。2例患者术后出现创口皮肤浅表感染,经及时采取换药措施后痊愈。未发生一例螺钉进入关节面、内固定物断裂、深部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除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导致骨折再移位外,其他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固定效果。结论对于复杂Pilon骨折,治疗前应对软组织损伤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根据受损程度,选择准确的手术时机,合理安排手术方案及术后科学指导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 王广超吕志刚刘梅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器手术后并发症
- 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效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5例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针对患者的骨折特点,分别给予前路减压(6例)、后路减压(29例)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6例前路减压术治疗患者均融合成功,29例后路减压术治疗患者中,有1例植骨未融合,术后都没有出现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依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刘梅
- 关键词:无神经症状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手术
- 小腿内侧皮瓣在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应用于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20例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经过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治疗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皮瓣均存活,平均随访12个月,供区植皮愈合佳,供侧下肢动脉无障碍,受区下肢负重活动功能良好,外观满意。结论对于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刘梅
- 关键词:小腿内侧皮瓣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平均随访10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100.0%。均达一期愈合,未出现畸形愈合、髋内翻、钢板断裂、松动、断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刘梅
- 关键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老年疗效
- 胫骨Pilon骨折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诊治66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每组33例。观察和比较2组解剖复位、踝关节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解剖复位率、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刘梅
- 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疗效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