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涛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哮喘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临床
  • 1篇药物临床试验
  • 1篇义务
  • 1篇营养支持
  • 1篇孕妇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激发
  • 1篇支气管激发试...
  • 1篇支气管舒张
  • 1篇支气管舒张试...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 1篇舒张
  • 1篇舒张试验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术后肺部感染

机构

  • 5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德阳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朱丽涛
  • 1篇牟艳
  • 1篇赵华琴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孕妇哮喘防治中的误区与对策
2013年
目的观察妊娠期哮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明确诊断的64例孕妇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予以抗炎、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的%)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孕妇哮喘症状得到控制,胎儿未发生宫内缺氧。结论治疗哮喘的大多数药物对胎儿是比较安全的,而未控制的哮喘的风险远远高于哮喘治疗药物对妊娠造成的风险。
赵华琴朱丽涛
关键词:急性发作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在临床ICU中需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吸收障碍,摄食不足再加上患者机体的炎症、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状况,导致营养不良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非常高.营养支持对于ICU中机械通气的患者非常重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能够维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营养支持途径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本研究对ICU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行全肠外和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现报告如下.
朱丽涛宁为民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营养支持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2例。根据患者基础肺功能及潮气呼吸配合动作,将患者分为激发A组197例、激发B组215例与舒张组210例。对激发A组患者采用Astograph Jupiter-21气道反应仪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激发B组患者采用ASP-Pro雾化器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舒张组患者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以及支气管激发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舒张组患者年龄为(51.07±16.58)岁,明显高于激发A组及激发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FVC方面,舒张组基础肺功能较激发A组与激发B组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体质量、身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6.19%,明显低于激发B组的87.91%与激发A组的8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患者的非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为32.49%,明显高于激发B组的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气道痉挛与严重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3%、0,略低于激发B组的2.33%、0.4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有较高阳性预测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中应结合FEV1/FVC肺功能指标进行区分。
朱丽涛牟艳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哮喘
药物临床试验中民事责任探析
2009年
药物临床试验是由申办者、研究者和受试者共同参与的一项实验性医疗行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应当对受试者因试验引起的不良后果承担共同民事责任。其中,因研究者的过错造成的损害后果,申办者也要基于安全保障义务承担补充责任。补充责任的承担有利于受害人的损害能得到及时完全的赔偿。
胡亚林朱丽涛
关键词:药物临床试验安全保障义务
老年急腹症术后肺部感染观察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有效降低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急腹症患者,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共发生肺部感染30例,发生率为26.32%(30/114)。多因素Logistic检验显示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有年龄(OR=2.356,95%CI1.845~3.009)、合并肺部疾病(OR=3.526,95%CI2.346~5.300)、全身麻醉(OR=3.410,95%CI2.469~4.710)、自主排痰(OR=0.472,95%CI0.335~0.665)、人工排痰(OR=0.503,95%CI0.394~0.642)、口腔清理(OR=0.481,95%CI0.369~0.627)、贫血(OR=1.821,95%CI1.632~2.032)、免疫功能差(OR=2.526,95%CI1.887~3.381)和住院时间(OR=1.793,95%CI1.421~2.262)。【结论】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并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
宁为民朱丽涛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