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风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输液
  • 1篇输液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转移
  • 1篇皮肤麻木
  • 1篇足底溃疡
  • 1篇卫生室
  • 1篇误诊
  • 1篇鳞癌
  • 1篇麻风病
  • 1篇麻风反应
  • 1篇麻风足底溃疡
  • 1篇截肢
  • 1篇结核
  • 1篇结核样型麻风
  • 1篇结节病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济南市皮肤病...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宁阳县疾病预...

作者

  • 3篇李娟
  • 3篇于德宝
  • 2篇王晓东
  • 1篇蔡志坚
  • 1篇俞宙
  • 1篇王建莉
  • 1篇杨爱香
  • 1篇杨菲
  • 1篇赵宝泉
  • 1篇刘鸣
  • 1篇周迎

传媒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麻风足底溃疡继发鳞癌截肢术后转移1例被引量:2
2012年
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13岁时患病,15岁(1958年)确诊为结核样型麻风,4年后开始给予氨苯砜治疗,1966年治愈。2002年6月左下肢闪骨髓炎行左小腿俄肢术。2003年5月右足跟部发生1溃疡,初约2cm×2cm,一直自行隔日换药,
于德宝李娟杨爱香王晓东
关键词:麻风足底溃疡术后转移截肢鳞癌继发结核样型麻风
麻风病与HLA—A、HLA—B、HLA—DRB1、HLA—DQ等位基因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中国山东人群HLA-A、HLA.B、HLA—DRB1、HLA—DQ等位基因与麻风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SSP)对40例麻风病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A、B、DRB1、DQ等位基因分型,,检验基因频率差异。结果麻风病患者HLA—B$13(,=7.067,P=0.008)、DQ女02(,=4.156,P=0.041)基因频率较健康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LL型麻风患者HIJA—B%13(,=7.159,P=0.007)等位基因频率降低、HLA—DRB1*15(X2=4.073,P=0.044)等位基因频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型麻风病患者HLA.B%40(P=0.037)、DQ%05(,=5.147,P=0.023)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B。13、DQ*02基因可能对麻风病易感性有拮抗作用,可能是保护基因;HLA.B%13可能是LL型拮抗基因、DRB1%15可能是LL型的易感基因;HLA-B*40、DQ*05可能是TT型的易感基因。
赵宝泉俞宙杨菲蔡志坚周迎于德宝李娟王建莉渠鹏程
关键词:麻风DRB1
Ⅱ型麻风反应误诊1例被引量:4
2011年
患者男,60岁。因全身皮肤反复起红斑、结节伴发热18个月来诊。患者1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左肘部起一红色结节,继之躯干、下肢亦发生多个红色斑块及结节,伴轻度瘙痒,未治疗。5个月前,患者觉双上肢皮肤麻木,去某综合医院皮肤科就诊,以“结节病”收住院,给予“泼尼松、利福平”等药物治疗(剂量不详)20天,皮疹全部消退出院。出院后9天,患者左侧面颊部发生一红色结节,疼痛,在村卫生室输液治疗10天无效,
于德宝王晓东刘鸣李娟
关键词:误诊皮肤麻木结节病输液治疗村卫生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