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蕾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PET/C
  • 10篇PET/CT
  • 6篇正电子
  • 6篇正电子发射
  • 6篇显像
  • 5篇脱氧
  • 5篇脱氧葡萄糖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细胞
  • 4篇PET/CT...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肿瘤
  • 3篇氟脱氧葡萄糖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多系统
  • 2篇正电子发射断...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转移

机构

  • 12篇湖北省肿瘤医...

作者

  • 12篇胡晓燕
  • 12篇彭辽河
  • 12篇李蕾
  • 11篇邱大胜
  • 6篇朱佳
  • 6篇李杰
  • 2篇周静
  • 2篇丁九荣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转移患者132例。所有患(~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后,口服40 mg呋塞米并多饮水,多次排尿,服呋塞米后约2 h憋尿充盈膀胱,再进行(~18)F-FDG PET/CT盆腔延迟显像。评价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宫颈癌复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132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05例肿瘤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常规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42.59%(23/54),特异性为98.72%(77/78),准确性为75.76%(100/132),阳性预测值为95.83%(23/24),阴性预测值为71.30%(77/108);(~18)F-FDG PET/CT延迟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98.15%(53/54),特异性为97.44%(76/78),准确性为97.73%(129/132),阳性预测值为96.36%(53/55),阴性预测值为98.70%(76/77);(~18)F-FDG PET/CT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对诊断复发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复发、转移患者中,因排除复发病灶累及临近器官、发现小于1 cm的淋巴结转移灶及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因此临床放疗方案改变,占25.8%;因出现远处转移者放弃原来的治疗方案,采用姑息化疗,占16.2%。结论: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提高宫颈癌复发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对宫颈癌复发后临床决策、治疗后随访及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晓燕彭辽河李蕾倪茵李杰朱佳邱大胜丁九荣周静
关键词:宫颈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螺旋计算机
^(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可疑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65例,年龄23~77岁,平均48.7岁。所有宫颈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并行根治性治疗,其中鳞癌47例,腺癌12例,腺鳞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1例。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法判断结果,并与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其诊断的准确性,以及评价其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 65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50例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肿瘤局部复发18例,肿瘤转移33例,复发和转移病灶的SUVmax 2.91~16.70,平均SUVmax 9.81,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灵敏度为98.00%,特异性为86.67%,准确性为95.38%,阳性预测值为96.08%,阴性预测值为92.86%;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5);二者结果的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且吻合度较强(系数k=0.867,P=0.000)。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宫颈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且真实性和可靠性好;同时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是肿瘤远处转移探测最有效的方法,可较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对协助临床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彭辽河胡晓燕邱大胜李蕾李杰朱佳
关键词:宫颈癌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氟代脱氧葡萄糖
肺多形性癌的^(18)F-FDGPET/CT表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肺多形性癌(PC)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方法搜集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P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分析其PET/CT表现。结果 7例肺PC患者中,4例位于右肺上叶,1例位于右肺中叶,2例位于左肺上叶。4例伴胸膜、胸壁侵犯,3例伴淋巴结转移,1例伴肾上腺转移,1例伴脑转移。PET显像示肺内肿瘤均呈团块状不均匀高代谢,内见放射性减低区或缺损区,胸膜及胸壁侵犯、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或脑转移呈结片状、结节状高代谢,CT示肺内肿瘤呈软组织等低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晰,未见明显分叶、毛刺等征象,其中2例病灶内见钙化,2例伴胸腔积液。结论肺PC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且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对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彭辽河李杰朱佳胡晓燕邱大胜李蕾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
甲状旁腺腺瘤继发多发骨棕色瘤^(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2021年
笔者报道了1例甲状旁腺腺瘤继发多发骨棕色瘤^(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病例,关于该病的个案报道并不少见,但因该病例的骨棕色瘤^(18)F-FDG代谢特点与以往报道中的病例有所不同,故被误诊为多发骨髓瘤。笔者主要分析了骨棕色瘤^(18)F-FDG PET/CT的显像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病理分析及鉴别诊断,以期为^(18)F-FDG PET/CT显像对骨棕色瘤的诊断提供更多参考。
李蕾彭辽河罗娜娜胡晓燕
关键词:甲状旁腺腺瘤PET/CT显像氟脱氧葡萄糖棕色瘤代谢特点
小肠腺癌伴卵巢转移^(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二例
2021年
例1患者女,53岁,因腹胀、腹痛伴腹泻1个月,于2018年3月1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稍胀、腹痛、食欲减退等不适,对症治疗后无明显改善(具体用药不详)并出现腹泻。既往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妇科检查示,盆腔可及巨大肿块,活动度尚可。盆腔MRI示,盆腔内两枚巨大肿块影,大者约11.7 cm×7.1 cm,考虑卵巢恶性肿瘤(图1);血常规、凝血、生化等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为248.70 U/ml,糖类抗原125、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正常。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见异常。2018年3月23日行剖腹探查+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减瘤术,术中见盆腔左右两侧卵巢被2枚巨大囊实性肿瘤包裹,大小分别约11 cm×8 cm×6 cm和14 cm×11 cm×9 cm。
罗娜娜胡晓燕李蕾彭辽河邱大胜
关键词:小肠腺癌卵巢转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结节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结节病在18F-FDG PET/CT的影像特点,评价其在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48例结节病患者治疗前的18F-FDG PET/CT资料,通过目视法及半定量法分析确定病变区域代谢及形态学特点。结果胸内淋巴结以肺门、右上气管旁、下段气管旁、主肺动脉区及隆突下淋巴结受累最多见;胸外淋巴结以腹部和/或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多见,有25例(52%),淋巴结最大径约1.8~5.0 cm,SUVmax 5.4~22.4。结外脏器累及以肺实质最多见,有39例(81%),其中19例代谢不高;20例代谢不均质增高,SUVmax 2.6~25.7。结论18F-FDG PET/CT对于结节病患者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检查,能够同时获得形态及功能影像,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评价结节病炎症活动性,有效指导活检部位,有助于找出更多隐匿病灶,影响结节病分期。
李蕾邱大胜胡晓燕罗娜娜李杰朱佳彭辽河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多系统结节病
鼻腔混合生殖细胞瘤^18 F-FDG PET/CT显像1例
2020年
患者女,28岁,左颌下肿块切检术后1月余;既往体健。查体:左颌下呈术后改变。实验室检查及电子鼻咽喉镜均未见异常。PET/CT:左侧颈部呈术后改变;左侧颌下结节最大径1.2cm,代谢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6.10(图1A、1B),考虑恶性肿瘤。病理:左颌下淋巴结(图2)符合转移性生殖细胞肿瘤-无性细胞瘤。
李蕾胡晓燕邱大胜彭辽河
关键词:肿瘤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结直肠癌肝转移MR及FDG PET/CT对照研究
邱大胜胡晓燕李蕾彭辽河
成人多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李蕾邱大胜彭辽河胡晓燕李杰朱佳
原发性肺内髓外浆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4年
0引言浆细胞肿瘤可分为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髓及其他全身)、孤立性骨髓瘤(骨浆细胞瘤)、髓外(软组织)浆细胞瘤和浆母细胞肉瘤[1]。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是一种罕见的不累及骨髓的软组织浆细胞瘤,约占所有浆细胞肿瘤的3%~5%,以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多见,约占80%~90%,且多见于鼻腔、鼻窦及口鼻咽部[2]。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病毒发病机制和慢性刺激被认为是主要因素[3]。发生在肺部的EMP极其少见,尤其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时极易误诊,本文主要分析1例发生在肺门及纵隔的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为肺内EMP的诊疗提供更多的经验。
李蕾胡晓燕罗娜娜彭辽河邱大胜
关键词:髓外浆细胞瘤PET-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