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莲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汉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危害手术室人员健康的因素及防护
- 现代医院里存在着许多威胁医护人员健康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手术室这一高危区,手术室是集诊断、治疗、抢救为一体的重要场所,手术室人员是这一重要场所的主力军,工作繁忙,节奏紧张,经常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传染手术、消毒隔离工作中所使...
- 王淑莲
- 文献传递
- 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的效果研究
- 熊会佳刘芳沈群姣黄荣华何利波黄永红龚先菊吴正贤舒芙蓉王淑莲肖艳芳王满华涂红琴李秋臻吴惠兰
- 该研究将96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细辛脑氧驱动雾化吸入,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直接连接在吸氧装置上。对照组为传统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氧驱动雾化吸入总有效率为98.2%,超声雾化吸入总有效率为63....
- 关键词:
-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喘憋
- 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处理对策被引量:4
- 2017年
- 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外源性细菌感染是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培训,加强置管后的维护,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 王淑莲曾国祥
- 关键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 不同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分析应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方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将其分为A组40例以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治疗和B组40例只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学参数。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总有效率A组为97.5%、B组为85.0%,A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咳嗽缓解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治疗后A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及发病天数明显低于B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IgG提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A组患儿CD4+及CD4+/C8+比值升高水平及CD8+下降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结合免疫调节方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芳黄荣华王淑莲
- 关键词: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调节CD4+CD8+
- 50例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 2010年
- 王淑莲
- 关键词:带状疱疹护理带状疱疹病毒
- 基层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建立与适用性研究
- 鲍姣英何利波黄永红刘芳王淑莲陈仙华喻再香黄荣华李凤姣沈群姣徐晓鸿熊晓炎熊先荣张春艳王满华何会文
- 基层医院心理咨询门诊的建立与适用性研究,采用主动介入会诊、社区巡回医疗义诊宣传、门诊坐诊、电话预约及电话咨询等工作模式对心身疾病患者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为内外科住院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为社区特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基层医院心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理咨询门诊心身疾病心理咨询工作
- 护士执行ICU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调查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施情况,为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医院87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对预防控制措施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集束干预策略实施情况调查结果属于合格范畴,平均得分为(27.4±4.9)分;ICU工作时间、护士类别、科室、集束干预策略培训、中心静脉导管制度是护士集束干预策略行为实施影响因素(P<0.05);工作时间(OR=0.19)、中心导管制度流程制定(OR=0.14)、护士种类(OR=0.11)、集束干预策略培训(OR=0.22)对护士实施集束干预策略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医院要积极培养ICU专科护理人才,完善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护理指南,并对ICU护士进行集束干预策略培训,以保障集束干预策略的实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 何利波何丽萍王淑莲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感染集束干预策略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调查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找出病原菌及导致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胃肠道科收治的268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33.21%,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75.28%;感染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占42.16%,其次是革兰阴性菌占35.29%,革兰阳性菌占22.5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使用(β=0.956,OR=5.762)、侵入性操作(β=1.253,OR=7.328)、感染前化疗史(β=1.121,OR=6.563)、重度贫血(β=1.020,OR=6.053)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 何利波何丽萍王淑莲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医院感染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气道管理的研究
- 黄荣华王淑莲周菊芳何利波周心明范继荣谢光荣胡艳兰王新芳王满华何会文袁秀红涂红琴李姣华胡艳芳杨会荣李萍芳刘芳张春艳柳淑华祁仙葵谢淑华柯朝晖熊先荣黄永红鲍姣英严珍喜
- 气道湿化,用微泵控制生理盐水,先将滴入针头穿入在吸氧管前1/3-1/2处匀速滴入湿化液,充分湿化氧气,也可采用短时间小雾化量喷雾法。每隔2-3小时喷雾一次,时间10-15分钟。抽吸方法,抽吸前,气道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炎抗菌药物用药法呼吸机
- 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状况,以提高诊断率。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医院就诊的106例肿瘤患者,其中53例经过放疗治疗为放疗组,53例未接受放疗的为未放疗组,另选取53名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HCMV-IgM抗体的水平,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DNA的含量,比较3组HCMV感染率。结果放疗组、未放疗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HCMV-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16.9%、9.4%、1.9%;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患者血清中HCMV-IgM抗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组、未放疗组与对照组的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未放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CMV-DNA检出率分别为39.6%、22.6%和3.8%;放疗组与未放疗组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HCMV-DNA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放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活动性感染率的敏感性要高于酶联免疫法。结论肿瘤患者HCMV的感染率增高,放疗后HCMV的感染率进一步增加,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HCMV感染率敏感性较高。
- 王淑莲刘芳黄荣华
-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疗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率